美国或将发行印有特朗普头像的1美元硬币,初稿已曝光?其实,美国政治正在经历一场符号体系置换。国家符号被转化为个人崇拜工具,这一过程正在货币、军事、命名等多个维度同步展开。 最近,美国财政部被曝正在考虑铸造一枚面值1美元的硬币,两面均印有特朗普肖像,纪念美国明年建国250周年。这并非假新闻,美国财政部已证实确有其事。 从初稿来看,硬币一面是特朗普侧面头像,上书“自由”和“我们信仰上帝”,还有1776年和2026年这两个年份。另一面是特朗普握紧拳头,眺望远方,与他遇刺未遂后做出的姿势几乎一样,上面还写着“战斗,战斗,战斗”,这是他遇袭之后向支持者喊出的口号。 这已远非普通的货币设计争议,而是美国政治生态的一场隐喻性地震。货币作为美国国家共识的物化象征,正在被撕裂为两个平行世界:一边是延续百年的制度传统,一边是民粹领袖对政治叙事的重新定义。 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例外发生在100年前的1925年,国会当时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美国独立150周年纪念币立法,授权财政部长审批纪念币图案。使得当时在任且在世的美国总统柯立芝和华盛顿一起上了50美分纪念币。 当时,这一设计被批“公然违法”。因为根据《美国法典》第31编第5112条,任何流通货币都不得使用在世总统肖像,逝世后需至少间隔两年才可出现在钱币上。 这种“逝者才可上币”的规定源于1866年《铸币法案》和1946年《纪念币法案》,旨在防止国家象征被政治人物私人化,体现了对权力神圣性的审慎。因为只有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人物功过才能得到相对公正的评价。 但特朗普团队却以“250周年纪念币”的名义打擦边球,通过两种策略绕过了限制:一是将特朗普头像置于硬币正面,而非法律严格限制的背面。二是背面采用“动态场景”,而非静态半身像,以规避“头肩肖像”的法律定义。 无论国会是否批准该提案,特朗普都是赢家。如果提案被阻,MAGA派将视之为建制派对特朗普的迫害,可以极大缓解特朗普近期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转变而引发的内部压力。如果提案通过,就意味着打破政治禁忌的胜利。 其实,硬币头像之争的本质是关于“谁能代表美国”的符号战争。货币图案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共识,当这个共识被活着的政治人物占据时,货币就从国家信物沦为了个人政治宣传工具。 但货币之争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特朗普团队及共和党人正在系统性献媚,推动其个人崇拜。在美国国会,一系列以特朗普命名的法案正在密集推出,让人眼花缭乱。 黄金时代2025法案已提交国会金融服务委员会审议,要求2028年12月31日以后印刷的100美元纸币上,必须印有特朗普头像,用以纪念他带领美国民众走进新黄金时代所作的贡献。 要求将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更名为“唐纳德·J·特朗普国际机场”的提案,已提交审议。 要求将特朗普生日6月14日定为美国国家假日的法案,已进入立法程序。 要求将华盛顿都会区交通管理局更名为“华盛顿都会区更便捷交通管理局”,并将地铁更名为“特朗普列车”的法案,已提交美国国会公路和交通小组委员会审议。 要求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更名为为“唐纳德·J·特朗普表演艺术中心”的让娱乐再次伟大2025法案,已提交审议 军事领域,五角大楼不久前紧急召回美军在全球的高级军事主官,引发全球关注。然而,这场大规模军事将领集结却沦为了一场个人政治秀,仅仅只是宣布特朗普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并让将领们聆听特朗普讲话。 如果以上法案都能通过,届时美国人就可以从特朗普机场出来,花特朗普元,坐特朗普列车回家,过特朗普节,去特朗普艺术中心看特朗普样板戏。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其实,当政治从实质治理转向符号斗争,民主就开始走向民粹的深渊。目前,一场打造“特朗普王国”的运动正在制度框架内有序推进。所以,他们不是在铸币,而是在铸造个人崇拜的圣像。 但估计把特朗普头像铸在1美元硬币上,让美国硬币变成“川大头”或“特大头”的概率非常之小。最为稳妥的办法应该是把特朗普那只“流血的耳朵”铸上去。 首先耳朵可以完美解决头像不能上币的问题;其次那是一只被打过洞,又听过上帝耳语的耳朵;再次那只耳朵早就被其支持者神化为不屈不挠的精神图腾。 其实,在美国建国250周年之际,特朗普头像上硬币的法案,就像那只流血的耳朵,既是真实的创伤印记,又是政治戏剧的道具。但硬币虽小,却映照出一个时代的困惑:当政治从务实治理转向符号消费,当国家共识被个人崇拜侵蚀,美式民主正在走向危险的歧路。 在掌控两院的情况下,特朗普团队或许可以通过法律擦边,为在世美国总统打破铸币传统。然而,法律擦边的真正危险并不在于违法,而在于它消解了法律的神圣性。当立法者、行政者和司法者成为谄媚者,那三权分立就会变成三权献媚!
如何看待“历史进入了垃圾时间”这一观点?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