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了 加州州长纽森是聪明! 纽森发文称:"不要眼红中国的成功,中国越强大,世界越繁荣。" "我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牢不可破"。 作为美国人口和经济第一大州,加州2024年GDP高达4.1万亿美元,若独立计算可排全球第四,而这片土地与中国的经济羁绊,早已深到用“分不开”都不足以形容。 去年加州对华贸易额超过1750亿美元,这个数字背后是硅谷的芯片工厂、中央谷地的杏仁园、长滩港的集装箱吊车,以及数十万美国家庭餐桌上的面包。 说加州是美国对华贸易的“心脏”毫不夸张,这里对华贸易额占全美近三成,每三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与对华贸易相关。 硅谷的科技巨头们最清楚这种联系的分量,2023年加州对华出口的40%为机电设备和工业制成品,半导体与组件出口占全美85%,仅这一项就支撑着36038个岗位。 中国中低端芯片市场的强劲需求,让英特尔、高通在加州的研发中心常年满负荷运转,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电动车,又反哺着加州总部的自动驾驶技术迭代——这种产业链的深度咬合,不是靠政治口号就能轻易割裂的。 中央谷地的农场主们更能体会与中国市场的生死相依。全球80%的杏仁产自这里,其中近半数出口中国,每年光是杏仁、葡萄酒等农产品对华出口就达160亿美元。 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加州杏仁产业首当其冲,出口量锐减40%,仓库里积压的杏仁“多到吃不完”,直接损失达12亿美元。 长滩港的吊臂轨迹,更是加州与中国贸易的生动注脚。作为全美最大集装箱港,这里60%的货物与对华贸易相关,关税政策实施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骤降,码头工人的加班工资直接腰斩。 洛杉矶山火灾后的重建工程也因此受牵连,美国85%的软木木材依赖加拿大进口,而特朗普对加拿大木材加征的14.5%关税,让重建成本飙升。 这些连锁反应让纽森忍不住硬刚联邦政府,直言“关税战已导致加州农产品出口订单取消率激增300%,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 纽森的“不要眼红中国成功”,藏着对经济规律的清醒认知。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活力,早已不是“竞争对手”四个字能概括的。 2024年中国是美国商品出口第三大市场,也是服务出口第六大目的地,医药、医疗设备对华出口额合计144亿美元,占全美对华商品出口近三成。 北卡罗来纳州的制药企业在加州设立的分厂,专门生产符合中国标准的仿制药;旧金山的医疗机构与中国医院合作开展肿瘤研究,这些合作不是“施舍”,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共赢。 就像纳帕谷的葡萄酒商发现,中国中产阶层对高端红酒的需求每年增长20%,而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突破,又为加州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更廉价的储能方案——这种双向赋能,正是“中国越强大,世界越繁荣”的最佳例证。 就连加州高铁这个“美国基建耻辱”,也绕不开中国的影子。 在联邦资金迟迟不到位的情况下,加州高铁局在诉状中直言不讳地拿中国作对比:“中国自2008年开通首条高铁以来,已投资1.4万亿美元建成近4.5万公里高铁网络,占全球70%以上,而我们17年只完成原计划的零头。” 如今中国中车集团的技术团队已悄然抵达旧金山,一旦联邦资金断流,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现实选择。 这不是“向中国低头”,而是加州对纳税人负责的务实选择。毕竟,让高铁通车比固守“意识形态正确”更能改善民生。 对华贸易占加州GDP的14%,这个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态。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分账的票房,到中国游客在洛杉矶奢侈品店的消费;从华为在圣地亚哥设立的研发中心,到比亚迪在加州建厂生产电动大巴,这种联系早已渗透到加州经济的毛细血管。 纽森敢公开叫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底气就来自这些无法被政治操弄的经济事实——当华盛顿的政客在谈“脱钩”时,加州的企业家们正在算“合作账”,而账本上最清晰的一笔,就是“与中国做生意,就是与繁荣同行”。 所以说,纽森的话不是什么“亲华表态”,而是一个务实州长的经济常识。 中国的成功不是“威胁”,而是全球产业链的新机遇;加州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是“负担”,而是支撑数十万家庭生计的支柱。 当杏仁园的花开满中央谷地,当长滩港的集装箱再次堆满码头,当硅谷的芯片源源不断运往中国,人们会明白:经济规律永远胜过政治博弈,合作共赢才是让世界更繁荣的唯一路径。
美国没想到我们会提这样的要求,这是一个高招!在美媒曝光称,中国据报提出在美国进行
【9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