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用40万人的伤亡和2000亿美元的债务,为美国拔掉了“俄罗斯”这颗眼中钉。现在仗打完了,美国准备走人了。 说起这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从2022年2月打响到现在2025年10月,已经拖了三年多,乌克兰付出的代价真不是盖的。官方数据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今年1月就说过,他们的总伤亡人数已经超过40万,这里面包括阵亡和受伤的士兵,还有不少平民。联合国人权监测机构到7月底统计的,单单平民死亡就破了1.38万,受伤的更多。俄罗斯那边损失也不小,乌克兰军方9月底报告说俄罗斯总伤亡超过110万,但这些数字谁也说不准,因为战场上信息总是被层层过滤。乌克兰的年轻人,本来该去学校或者工厂干活的,现在一大批成了伤残人士或者干脆没了命,这对一个人口才4000万的国家来说,简直是抽筋掏骨。经济上更别提了,工厂停工,农田荒废,基础设施被炸得七零八落,GDP缩水了三成多。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通胀高企,物价飞涨,很多人靠国际救济勉强维持。 再看债务这事儿,乌克兰到8月底,国家债务总额已经堆到1927亿美元,离标题里说的2000亿也差不远了。这笔钱大头来自国际贷款和援助担保,美国、欧盟、日本这些国家借的钱,利率不高但本金大,乌克兰财政部得每年还一大笔。光2025年,债务服务和偿还就得花掉266亿美元,占国内预算的四成多,本来该给养老金和医疗的钱,全被堵在这儿了。战争一打响,乌克兰就得靠借钱买武器、发军饷、修路桥,这些援助一开始是无偿的,但后来慢慢转成贷款形式。欧盟的那个ERA贷款机制,今年8月刚批了63亿欧元,但这也得还。乌克兰政府想重组债务,谈了好几轮,但债权人盯着不放,怕收不回本。结果呢,乌克兰的信用评级还挂在垃圾级,借新债还旧债的循环越来越难转。 美国在这场事儿里的角色,说白了就是想借乌克兰的手,削弱俄罗斯的军力和影响力。从2022年起,美国国会批了上百亿的军援,到2025年6月底,总援助额已经到1306亿美元,其中军援占了大头,669亿美元。钱花在哪儿了? HIMARS火箭系统、爱国者导弹、坦克弹药,这些玩意儿帮乌克兰挡住了俄罗斯好几波进攻。基辅保卫战和赫尔松反攻,美国的实时情报和武器补给起的作用不小。俄罗斯的推进速度被拖慢了,本来以为几个月就能拿下基辅,结果三年过去,还在顿巴斯和哈尔科夫周边拉锯。俄罗斯的经济也被咬得生疼,军费占GDP两成,卢布贬值,石油出口受制裁卡脖子。全球影响力上,俄罗斯想拉拢中东和非洲,但西方国家围堵,让它在联合国和G20的发言越来越没分量。普京的“特殊军事行动”本意是快速解决,维护后院稳定,结果把自己拖进泥潭,军队士气低落,征兵难,国内反战声音虽小但没断。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这援助也不是白给的。援助总额里,有一部分是贷款,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从美军库存抽调的装备,得乌克兰还钱或者以服务换。国会辩论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花这么多钱在美国人身上干嘛,不如修国内的路桥。特朗普上台后,这调门更大了。从今年3月开始,美国就暂停了军援和情报共享,理由是乌克兰没按要求停火谈判。7月,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公开说,国防预算里乌克兰那块要减,优先本土安全。8月,国务院又砍了25个平民援助项目,健康和教育领域受冲击最大。欧洲那边,德国法国也开始嘀咕,说援助疲劳了,得让乌克兰自己多扛点。到10月,援助总额虽还维持在130亿以上,但增速明显放缓,美国的FMS军售也只批了6.52亿美元的小单子。俄罗斯那边乐坏了,普京10月5日还放话,说如果美国给乌克兰战斧导弹,美俄关系就彻底崩了。这不,美国已经在慢慢抽身,留下乌克兰面对能源危机和冬季进攻。 乌克兰的处境现在尴尬极了。战争没真停,俄罗斯10月3日又搞了大规模导弹袭击,炸了电力网和天然气站,乌克兰指责这是“武器化冬天”,想冻死平民。联合国人权高专伏尔克·特克10月3日在人权理事会说,这仗进入更危险阶段,得赶紧结束。但谈判呢?今年5月的“伊斯坦布尔2.0”会谈,俄罗斯坚持不让北约部队进乌克兰,乌克兰要安全保障,谈崩了。美国暂停援助后,乌克兰军队补给跟不上,前线阵地丢了不少,俄罗斯9月推进了点地,但代价是每平方公里丢100到150个兵。欧洲想接盘,但德国大选后新政府犹豫,法国马克龙说要“战略自治”,实际援助也没多到哪儿去。乌克兰得靠自己,泽连斯基政府在推内债发行,8月卖了3029亿格里夫纳的债券,但老百姓买账有限。 长远看,这场冲突对全球格局的影响还在发酵。俄罗斯的影响力确实被拔了颗钉子,它在欧洲的能源杠杆没了,北溪管道炸了后,挪威和美国LNG抢了市场。军事上,俄罗斯学到不少教训,导弹精度提高了,乌克兰战场成了它的“未来战争”教科书。但代价是国内经济结构变形,军工占了大头,民生投资少。乌克兰呢,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40万条命和近2000亿债,换来的是领土残缺和重建难题。
乌克兰,用40万人的伤亡和2000亿美元的债务,为美国拔掉了“俄罗斯”这颗眼中钉
文史啊旺
2025-10-05 22:46: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