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历史周期律”这个词就会被人提起。1945年,教员在延安的窑洞中回答黄炎培先生的“历史周期率”之问时提出,通过民主新路,让人民监督政府,就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个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很难超过三百年。 中国的封建王朝,从汉唐宋到明清,几乎都在这个魔咒的笼罩之下。最长的唐朝也不过297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似乎专治东方王朝的“三百年魔咒”,会不会在欧美国家身上应验呢? 历史周期律这个概念,由黄炎培在1945年正式提出。他观察到中国历代王朝都难以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 这个规律的核心在于,任何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然后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中国历代王朝都过不了三百年的原因,与人性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物资增长是线性的,但人口增长是几何级数的,一旦人口超过物资承载能力,战争、瘟疫和饥荒就会接踵而至。 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王朝初期,权贵集团较少,平民能分得土地。但随着时间推移,财富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佃农,矛盾越来越大,直到爆发。 表面上看,欧美国家似乎跳出了这个历史周期律。但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欧美国家并非没有历史周期律,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历史周期律是“螺旋上升”,而西方的历史周期律是“螺旋下降”。 中国的改朝换代,国还是那个国,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朝代名称变了。而欧美国家的周期律表现为“亡国灭种”,一旦一个国家到了历史周期律的时候,国已经不是那个国,人也不是那个人了。 就像古罗马、古希腊,现在的意大利人虽然自称是它们的继承者,但实际上与古罗马、古希腊已经断代。 欧洲之所以没有中国那样的历史周期律,不是因为先进或文明,而是因为社会整体进化程度不足。 欧洲长期处于贵族政治和神权时代,缺乏民本思想,再加上知识被教士和贵族垄断,兵器技术落后,平民既没有反抗的思想基础,也没有反抗的武器。 美国1776年建国,至今已经240多年,如果按照三百年大限计算,美国只剩下约50年时间。 从目前美国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个历史周期律似乎正在发挥作用。 最近,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2013年因“奥巴马医改”引发16天停摆;2018年底至2019年初因美墨边境墙资金问题导致史上最长35天停摆。 表面上看,这次“停摆”的直接导火索是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医保福利等问题上的分歧。但实质上,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深层次矛盾。 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否决政治”概念精准诊断了这一困境。美国政治体系中过多的“否决点”,叠加日益严重的意识形态鸿沟,导致集体行动的成本急剧上升,最终造成政治瘫痪。 其结果是,政治的首要目标不再是“我们该如何做得更好”,而是“如何确保对方一事无成”。 如果回顾历史,会发现美国正在走英国的老路。 英国在1688年爆发了光荣革命,随后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到了1945年,英国将世界霸主的位置让给美国。从1688年到1945年,历时237年。 英国成为霸主后,将世界原材料拉回本土生产,然后把商品倾销到殖民地。随着财富积累,资本家们不再辛苦赚钱,而是玩起了金融。 现在,同样的故事正在美国上演。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国,通过打败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如今,美国也逐渐金融化,去工业化严重。 现在的美国,只差一场战争,就会从神坛跌下。历史周期律从未改变,因为人类的本性从未改变。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历史周期律和西方的历史周期律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的周期律是“螺旋上升”——每个朝代更迭后,文化上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稳定的叠加式传承。中国一直是中国人担任生产者,不会让全体中国人变成“被供养者”。 而西方的历史周期律是“螺旋下降”——当一个国家到了历史周期律的时候,主体民族会整体消亡,结果是“美国,不是美国人的美国”,“德国,不是德国人的德国”。 就像古罗马的灭亡一样——土著罗马人高高在上,成了完全“被供养”的群体,最后干活的是外族,打仗的也是外族。当外族占据整个国家各个生态位时,就不再给这群“废物”好脸色看了。 这种西方的历史周期律不叫“改朝换代”,叫“亡国灭种”。 特朗普上任不到一年,美国政府再次停摆,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依然在狂欢,红脖子农民们却在失落。这个国家越来越不像华盛顿时代的美国,反而越来越像晚期的古罗马。 看着美国政府一次次停摆,社会日益撕裂,我不禁想起黑格尔的那句话:“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每隔一段时间,“历史周期律”这个词就会被人提起。1945年,教员在延安的窑洞中回
闻史忆今阁
2025-10-04 00:38: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