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一旦中国开始管控,后果不敢想象! 美国 FDA 去年底发过一份医药供应链安全报告,里面明明白白写着,美国市场上近 80% 的抗生素原料,还有超过 90% 的某些抗癌药关键中间体,来源地清一色是中国。 就拿大家熟悉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说,美国本土现在基本找不到几家能生产原料的工厂,所有药厂都得等着中国的中间体运过去,才能往下游做药片、针剂。 还有治疗肺癌的紫杉醇,这药的原料依赖度更夸张,全球 70% 的紫杉醇粗提物都来自中国云南的红豆杉种植基地,美国药厂想绕都绕不开 —— 总不能自己凭空造原料吧? 中国能攥住这块市场,可不是靠运气,是实打实的产业链优势堆出来的。 早从 2000 年开始,中国就慢慢搭医药化工的架子,从最上游的基础化工原料,到中间的医药中间体,再到下游的原料药,每个环节都配齐了。 而且中国的生产标准也跟国际接得上轨,美国 FDA、欧洲 EMA 这些挑剔的机构,给中国上百家原料药企业发了认证,意思就是 “你家的货我们认,能直接用在咱这边的药里”。 反观其他国家,比如印度,虽然是仿药大国,但他们很多原料药的上游中间体,照样得从中国买 —— 等于美国想绕开中国找印度,最后还是得间接依赖中国,这供应链根本绕不出去。 美国自己为啥不搞原料生产?说穿了就是 “又想省钱又怕麻烦”。 生产医药原料属于精细化工,不仅投资大,还得扛环保压力 —— 处理废水废气要花不少钱,美国本土的环保标准又严,企业算下来觉得不划算,干脆把这部分产能转移到了中国、印度这些地方。 结果现在倒好,供应链断了个大口子,想补都难。 去年美国有个议员想推动 “本土原料药厂回归计划”,找了几家药企谈,人家直接摆数据:建一个年产 1000 吨抗生素原料的工厂,得投资至少 20 亿美元,还得等 3 到 5 年才能投产,这期间市场早被别人占了,谁愿意干这亏本买卖? 真要是中国调整出口政策,后果可不是 “药价涨点” 这么简单。 去年有次中国因为环保检查,临时暂停了几家头孢类原料厂的生产,结果才过半个月,美国几家大药厂就开始告急,头孢类抗生素的库存直接降到了警戒线以下,医院不得不限制开药。 就这还是临时暂停,要是真到了规范供应链、加强监管的地步,后果更不敢想。 不过有一说一,中国手里攥着这张牌,却从来没想着 “主动出击”。 医药这东西跟其他商品不一样,往小了说关系到每个患者的命,往大了说涉及人道主义,中国不会随便用这张牌去施压。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底线 —— 要是美国还像搞芯片、稀土那样,动不动就对中国医药企业搞制裁、设限制,真把中国逼到份上了,调整出口监管政策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不是 “卡脖子”,是维护自己产业链的正常权益,总不能美国一边堵中国的路,一边还想安安稳稳用中国的救命药原料吧? 美媒这次慌,其实慌的不是中国会不会用这张牌,而是他们突然发现,美国自己的供应链早就千疮百孔了。 中国手里这张牌,之所以厉害,不是因为能 “卡脖子”,是因为它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过硬的质量,还有对人命的尊重。 美国要是还抱着 “围堵” 的老思路,最后只会把自己的民生短板越露越大。
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
【66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