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特朗普真低估了中朝友谊。   据报道可知,朝鲜外相崔善姬和我国的外

天天纪闻 2025-10-01 10:46:32

果然不出所料:特朗普真低估了中朝友谊。   据报道可知,朝鲜外相崔善姬和我国的外长王毅进行了会谈,在此次的会谈之中双方都表示了对彼此关系的看重,而朝鲜方面更是还表示带着金正恩的态度而来。   要弄明白金正恩为啥敢拍着胸脯说中朝友谊不受世界变化影响,得先从历史根子里找答案。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军民在血与火里并肩作战,这种用生命铸就的情谊,本就不是随便什么国际风浪能冲散的。   1961年签订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更像是给两国关系上了道“双保险”,这份凝聚着两代领导人智慧的文件,64年来一直是中朝关系的“定海神针”,不管国际局势怎么变,条约里的互助精神从来没打过半分折扣。   再看当下的国际形势,美国在半岛周边不断加码军事部署,又是搞联合军演,又是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还想拿所谓的“和平方案”当幌子打压他国。   可就在这种紧张氛围里,中朝高层互动反而越来越频繁。之前金正恩访华时,两国领导人一天内三次会面,累计时长超7小时,这种高密度、深层次的沟通,本身就是对外部干扰的有力回应。   朝鲜外相崔善姬带着金正恩的态度来和王毅外长会谈,本质上就是把这种战略默契摆到台面上,告诉外界中朝关系的根基有多稳。   有人可能会问,之前朝核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中朝之间难道没有分歧吗?确实有分歧,但这和两国友谊根本不是一回事。   朝核问题的根源是美韩长期的军事压力和半岛冷战体制,朝鲜搞核武器是为了自保,目标从来不是针对中国。   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可也从没因为核问题就疏远朝鲜,反而一直通过外交渠道帮朝鲜争取合理安全关切。   这种既讲原则又重情谊的做法,让朝鲜看清了谁才是真朋友,所以金正恩才会明确表态,传承发展中朝友谊是朝方的战略选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从地缘角度看,中朝隔江相望,两国的命运早就绑在了一起。美国在亚太搞“小圈子”,不断强化在韩日的军事存在,说白了就是想围着中国和朝鲜构建包围圈。   这种时候,中朝保持友好合作,不仅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安全利益,更是在给地区和平稳定兜底。   之前韩国废除对抗性对朝政策,转而提出“和平共处”,这背后其实也有中朝关系稳定带来的示范效应——连韩国都明白,搞意识形态对抗走不通,更何况一直和中国唇齿相依的朝鲜?   再说说务实合作层面,中朝从来不是只喊友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互相扶持。这些年中国尊重朝鲜的发展道路,不干涉别国内政,还在经贸、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等方面给了朝鲜不少支持。   朝鲜也清楚,中国的发展经验能帮他们夯实国内基础,所以金正恩多次提到要和中国开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经验交流。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两国关系有了实实在在的“压舱石”,就算外部有再多杂音,双方也不会动摇合作的决心。   西方媒体总喜欢炒作“中朝关系遇冷”“中国对朝鲜影响力下降”,可事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之前金正恩访华时,朝鲜官方媒体用大量版面报道访问细节,我国《新闻联播》也花了近14分钟专题报道,这种超高规格的宣传力度,本身就说明两国对彼此关系的重视程度。   而且每次中朝高层会谈后,总能快速落地一批合作项目,比如之前会谈结束后金正恩连夜回国落实成果,这种“说走就走”的效率,恰恰证明了双方合作的诚意和默契。   现在国际局势乱成一锅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中东局势剑拔弩张,美国还在不断挑动阵营对抗。可越是这样,中朝越清楚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金正恩强调中朝友谊不受世界变化影响,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历史传承、地缘利益和务实合作的清醒判断。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朝鲜也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两国在维护地区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目标上高度一致。   回看过去几十年,不管是冷战时期的阵营对抗,还是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浪潮,中朝关系总能在风浪中稳步前行。   这一次崔善姬带着金正恩的态度访华,更是给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就算国际局势再有新变化,中朝之间用鲜血和信任浇灌的友谊,也必然会像鸭绿江水一样,奔腾不息、历久弥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