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还没开始,那个“60秒看全国高速堵点”的视频就火了。大数据预测得明明白白:9月30号下午到晚上是第一波高峰,北京G4、上海G2这些出城方向早就排起长龙。10月1号上午更夸张,全国大堵车,无锡到苏州、广州到阳江都是重灾区。后面景区周边也逃不掉,返程时候G6进京方向还得再堵一轮。 最搞笑的是,现在大家都学聪明了,想提前跑路躲高峰,结果全挤一块儿去了——9月27号京津高速就堵上了,十公里开一个半小时,简直是“聪明蛋大聚会”。 更气人的是“错峰变聚峰”。你以为提前出发能躲过去?结果人人都这么想。有人提前四天出门,照样堵在半路饿着肚子啃面包。还有那些人为制造的堵点:两辆车慢悠悠并排开,后面谁都别想超;一个急刹加塞,能连累后面三十多辆车,堵出五百米。路本来就挤,这些坏习惯简直是雪上加霜。 道路规划也有不少坑。有的地方三车道突然变两车道,大家扎堆变道肯定堵;有的收费站ETC通道少,人工窗口排长队,没办进京证的还得掉头,光检查站就能耗四十多分钟。这些问题每次假期都出现,就是不见改。 现在虽然有办法查实时路况,比如关注“12122”公众号,还能看云监控知道前面为啥堵,但总归是事后补救。要是能提前把规划做好,多设提示牌、多开ETC通道,是不是能少堵一点? 看着视频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堵点,再瞅瞅后备箱里备好的零食和水,多少人是一边吐槽一边收拾行李。毕竟长假难得,总不能因为怕堵就不出门,但这份“堵途”确实折磨人。 说到底,大家不怕路远,就怕堵得不明不白,更烦那些人为添堵和规划漏洞。好在现在有大数据指路,能少走点弯路。 你们有没有高速堵到怀疑人生的经历?这次假期打算怎么避堵?是起早贪黑还是干脆坐高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避堵秘籍,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讲几个你觉得不愧是在上海的瞬间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