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直言,如果中国先下决定不再与美国做买卖,美国才是真正承受不了的一方。 中美贸易这事儿,最近又被俄罗斯专家伊万·季莫费耶夫点醒了。他直截了当地说,贸易基本已经卡壳了,要是中国先拍板不跟美国做买卖,那美国那边才真扛不住。这话听着有点儿狠,但细想起来,确实戳中了要害。季莫费耶夫是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总干事,长期盯着大国经济博弈,他不是随便放炮的。2025年8月在一次访谈里,他就把这个观点抛出来,基于当下关税层层加码的现实。简单说,美国从年初开始就把对华关税往上拉,先是20%,然后34%、50%,最后堆到125%。中国也没闲着,四月份就对美国进口货加了84%的税。这么一通操作,两边货物流通基本瘫痪,港口堆着集装箱,企业叫苦连天,贸易额直线往下掉28%。这不叫停止叫啥? 先说说美国为啥这么折腾。表面上看,是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保护本土产业,但骨子里是觉得中国发展太快,抢了他们的风头。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美元霸权和贸易规则当老大,现在中国玩得越来越溜,供应链上到处是中国零件,美国企业离不开。季莫费耶夫点出,美国超市里日用品价格蹿升,本来五块钱的货现在得八块,消费者捏着钱包直摇头。工厂那边更惨,汽车、电子这些行业,零部件九成靠中国进口,一断供,生产线就得停。底特律那些老厂,工人闲着没事干,成本直线上升,企业老板天天开会想对策。反观中国,出口是受了冲击,但国内市场大,产业链全,很快就转内销或者找新伙伴。像华为、小米这些,早就在东南亚和欧洲铺路,损失有限。 这波关税战不是俩国家的事儿,全球供应链都跟着遭殃。欧洲车企得从越南绕道,亚洲电子厂加班加点改线,发展中国家资源出口也乱套。季莫费耶夫强调,美国这么干,等于自断臂膀,因为他们的经济太依赖进口,中国要是真铁了心不玩,美国通胀得爆表,失业率跟着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出口跌了15%,而中国对美出口只降了8%,这差距说明谁更扛得住。中国有14亿人口的内需,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顶上,美国呢?本土制造成本高,劳动力贵,短期内补不齐窟窿。 回想2025年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得从年初说起。特朗普上台后,重拾“美国优先”,3月份就签了行政令,对中国加10%关税,捆绑中墨加协议。中国立刻回击,针对美国大豆、飞机这些痛点加税。5月14日,双边关税同时调整,美国拉到30%,中国对等跟进。到6月,双方在日内瓦谈了90天休战,美国降到10%基础税率,中国取消部分非关税壁垒。但这休战像纸糊的,芯片、稀土这些高科技领域还卡着。8月,特朗普又延长休战三个月,到11月中,但谈判桌上拉锯不断。中国要美国别搞科技封锁,美国要中国多买农产品。季莫费耶夫的观点在这时候特别有分量,他说中美贸易实质停摆,是因为关税高到货物过不了关,企业宁可亏本囤货也不冒险。 为什么美国更吃亏?季莫费耶夫分析得透,美国经济结构是消费驱动,进口依赖症重。中国是生产大国,出口多样化。拿数据说话,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消费电子占总进口40%,一涨价,沃尔玛、亚马逊这些巨头利润缩水,股价跟着晃。工厂端,苹果供应链里中国环节占大头,断供一个月,iPhone产量就得砍一半。中国这边,出口压力大,但有完整产业链,从原材料到成品一应俱全。像光伏、电动车这些,美国还得靠中国电池,关税再高也绕不开。季莫费耶夫还提到,全球看热闹的多,美国盟友也跟着疼,欧盟、日本都抱怨供应链乱。俄罗斯自己就从中渔利,中俄贸易额2025年上半年涨了20%,能源、机械互补,中国买俄油气,俄买中国设备,这不正好填了中美空档? 贸易战打到现在,双方都明白,零和游戏没人赢。季莫费耶夫的直言,其实是提醒美国,别老想着单方面收割。过去中美贸易互利双赢,中国提供廉价货,美国输出服务和技术。现在美国变卦,指责中国“占便宜”,逻辑上站不住脚。中国立场稳,不会被动挨打,但也没关死谈判门。9月份,中美元首通话后,双方高层密集接触,北京和华盛顿代表在瑞士碰头,讨论稀土出口和技术转让。特朗普8月12日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延长休战,承认“中美经济绑定太深,硬脱钩伤元气”。中国外交部回应,欢迎对等合作,但核心利益不动摇。 长远看,这场博弈考验的是经济韧性。中国“双循环”战略早布局好,内需拉动出口下滑,RCEP和CPTPP这些区域协议帮了大忙。美国呢?制造业回流喊了几年,实际效果有限,2025年新增工厂多是组装线,高端芯片还得求台积电。中国出口转向“一带一路”,非洲、拉美市场打开,美国影响力反倒弱了。季莫费耶夫预测,如果中国真下决心,美国消费者先扛不住,圣诞购物季电子产品贵20%,黑五促销都救不了。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直言,如果中国先下决定不再与美国做买卖,美国
恰似江楼月
2025-09-30 21:33: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