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

丙灿说 2025-09-29 12:57:11

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过去几十年,美国喜欢动不动就打仗,中东、巴尔干、阿富汗、伊拉克,哪里不听话就派航母开过去,轰炸机在天上绕几圈,陆战队在岸边晃一晃,立刻把对手吓瘫。 美国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军事压倒一切的力量,别人根本没法对比。但问题来了,中国不是那些小国。 如今美国在谈到和中国的军事摩擦时,语气明显收敛很多,嘴上嚷嚷得凶,可真要动手,它自己心里清楚,没那个把握。 先说航母,美国的海军航母群是他们的招牌,冷战后几十年,美国靠航母横着走。可今天它敢随便开进中国家门口吗?不敢。原因就是中国有了足够的反航母手段。 东风系列导弹一亮出来,美国军方心里都清楚,航母在西太平洋那一片基本就是活靶子。以前美国航母离对手海岸线100公里都敢横着,现在距离得往后退几百公里,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德国专家说得很直白,中国的反航母能力让美国传统优势直接被抵消。换句话说,以前美国是随便打别人,现在别人也能打到它。 再看核力量。冷战那会儿,美国仗着核武器数量远超别人,动不动就是核讹诈。可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这些年一点点补上来了。 中国的核潜艇、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形成了“二次打击能力”。什么意思?就是哪怕美国先发制人打你一下,中国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核力量反击。这就让美国不敢随便动手。 以前它敢对一些国家挥舞核大棒,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反击能力。现在中国手里有了足够的家底,美国一旦失手,自己也得挨打。这种局面,才是真正的“核威慑”。 说到国防工业,美国过去的自信在于自己能造,别人造不了。可今天的中国军工体系,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买几架飞机,拆开模仿”的阶段了。 无论是导弹、舰艇,还是无人机、反卫星武器,中国都有完整的生产能力,而且速度快、规模大。美国军工企业虽然先进,但效率低、成本高。现在他们一艘军舰动辄十几年才造好,中国却能几年时间下一整批。 德国专家评价过,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是“体系化、规模化”,而美国是“高精尖但产能受限”。打仗拼的不光是技术,还要拼产能和持久力,美国在这一块心里没底。 美国想和中国动武,就得跑到西太平洋。问题是,这里是中国的家门口,中国所有军事力量都能集中在这片海域,而美国要跨越上万公里调动部队,消耗极大。光是后勤补给就是个大麻烦。 航母要加油,战机要补给,部队要驻扎,风险全在美国这边。中国在家门口打,补给线短,兵力集中,随时都能调动。 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人站在自己家门口跟别人对抗,对方得千里迢迢跑来,还要担心粮食弹药能不能供应上,优势瞬间没了。 正因为这些因素,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不敢再像对待伊拉克、利比亚那样说打就打。 它嘴上说得很硬,天天鼓吹“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海搞点小动作,但这更多是表演和施压,而不是要真打。 因为真打的结果,美国自己也没把握能赢。换句话说,美国不是突然变得热爱和平,而是被迫现实。它清楚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强大到让自己动不了手。 当然,美国并没有彻底放弃对中国的打压,只是方式变了。军事上打不下去了,就更多依赖经济、外交、科技这些手段来遏制。 比如搞所谓的芯片封锁,拉拢盟友围堵,甚至在舆论上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这本质上是因为硬碰硬打不过,只能换手段。但问题是,中国在这些领域也在快速追赶,美国的优势也越来越小。 所以说,美国不打中国,不是因为它突然开了窍,也不是因为“世界大同”,而是实力的现实让它收起了拳头。 德国专家一句话点破,美国在中国面前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过去美国是碾压别人,现在它是被迫谨慎。任何国家在面对一个军事强国的时候,都会权衡利弊,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现在对中国是敢吵不敢打。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足够让美国付出惨痛代价。现代国际关系从来不是讲感情,而是讲实力。 今天的局面,就是实力带来的底气。谁拳头硬,谁才有资格说“不打”。美国不跟中国打,并不是仁慈,而是无能为力。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德国将被推上军事强国的道路?

0 阅读:0
丙灿说

丙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