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两度访华,朝鲜外相又来中国了,传递了什么信号?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外交

义气先义 2025-09-28 12:09:06

一个月两度访华,朝鲜外相又来中国了,传递了什么信号?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朝鲜外相崔善姬将于9月27日至30日访华。 外交部昨天刚放出消息,朝鲜外相崔善姬又要来中国了,这次是9月27号到30号,应王毅部长邀请。这事儿听着挺寻常,可细想起来,这已经是她一个月里头第二次踏上中国地儿了。上个月初,金正恩刚带着女儿来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她当时就陪着一块儿出席。现在外长级别接着跟进,明显是中朝高层互动的节奏越来越密实了。说白了,这种高频次接触不是随随便便的,得看背后的战略考量。 先说说崔善姬这个人吧,她可不是外交圈的新面孔。1964年8月10日出生在平壤,早年父母在革命中牺牲,她成了烈士遗孤,被前内阁总理崔永林收养。这背景让她从小就扎根在政治核心圈子。12岁那年,她就跑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学英语啥的,之后又去奥地利和马耳他深造,英语说得溜,外交实务也练得扎实。1988年大学毕业,她直接进了朝鲜外务省,从基层干起,先是翻译和文件处理,慢慢转到美国事务部门。90年代,她参与核议题协调,六方会谈时当口译员,负责实时传达发言。2000年代,她一步步升迁,当过科长、副局长、北美司副司长。2018年2月升副外务相,主管北美事务,取代了韩松烈;次年4月又当上第一副外务相,接替金桂冠。2022年6月,劳动党八届五中全会后,她直接成了外务相,朝鲜历史上头一遭有女性坐这个位子。去年12月,她还进了劳动党政治局,地位更稳了。她这些年陪金正恩出席了不少国际活动,经验丰富,尤其在多边外交上头游刃有余。 这次访华的背景,得从上个月金正恩的行程说起。金正恩时隔六年重返中国,9月1日晚坐那辆深绿色的专列从边境进来,带着女儿金珠爱,一待就是三天。他强调中朝友谊源远流长,两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共同理想信念。会谈后,他们还一起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和中俄领导人同框,这是金正恩上任以来头一遭这么高调亮相多国领导人场合。9月4日晚,他们共进晚餐,同意维护共同利益。金正恩走的时候,专列是深夜才离开北京,足见留得够久。这趟访问不光巩固了老关系,还为中朝合作开了新局面。崔善姬当时就随团,帮着处理了不少协调事儿。现在她单独过来,估计就是把那些共识落到实处。 中朝关系这几年走得近,合作也从口头转向实打实。比方说,粮食援助、北斗导航服务啥的,都在稳步推进。朝鲜那边经济建设需要技术和资金,中国这边正好能补上。罗先港合作、农业机械援助,这些项目早几年就启动了,现在崔善姬来,八成是要敲定更多细节。想想看,月初金正恩访华时,中方明确表态维护中朝关系是战略方针,这次外长互访就是执行层面的跟进。两国互补性强,朝鲜提供区域稳定,中国输出技术和支持,这种搭配在东北亚挺关键。 再看外部环境,东北亚这池水可没那么平静。美日韩那边动作不断,今年上半年他们头一遭搞多域联合军演,6月28号的事儿,预示三国军事合作上新台阶,直接冲着朝鲜半岛去。10月份,韩国“护国”军演和美日“锐剑”演习还同期上演,从10月20号到11月8号,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主办的那个规模大得很。美日“2+2”会谈也刚开过,8月底的事儿,讨论自卫队和驻日美军指挥调整,提升威慑力,还确认驻日美军设印太司令部下属部队。美国防长访日时,双方同意深化军工合作,加速“AIM-120”导弹联合生产,朝鲜直接谴责这事儿。美国主导下,美日韩想建三边军事同盟,常态化军演制度都搭起来了,1月份的“太平洋龙”演习就加了探测朝鲜导弹的预警部分。这阵营对峙的苗头越来越明显,韩国总统李在明还公开说,中俄朝走近会让韩国难做人。 崔善姬两度访华,就在这时候放出信号:中朝战略协作稳如磐石。就像中方贺电里讲的,这关系是“定海神针”,能直接牵制美日韩的军事动作。东北亚安全形势复杂,美国全球战略受挑战,半岛局势难缓和。中朝通过密集互动,划出维护稳定的底线。比方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28号在首尔开,通过联合宣言,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但安全分歧还凸显。韩国想快点部署萨德,中方强烈不满。崔善姬此行,务实得很,聚焦民生和技术援助,深化经贸互补,避免空谈。 说到底,中朝高层这么频繁走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应对地区压力的战略选择。美日韩同盟强化,军演频频,中朝用实际行动稳住阵脚。崔善姬作为首位女外相,代表朝鲜外交新面貌,她在俄罗斯欧亚妇女论坛用英文演讲,呼吁跨国合作,国际上都注意到了。这趟访华,预计会谈更多民生落地,粮食、技术、港湾啥的,都会出新进展。东北亚这盘棋,谁也别想独角戏,中朝合作就是一枚关键棋子,帮着平衡局面。长远来说,这有助于区域和平,避免冲突升级。大家都盼着半岛早日平静,中朝的这份默契,正好往这方向使劲。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