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军力如果放到中东,能达到什么水平?直白点说,朝鲜一旦加入中东战局,可能三天就被打垮,实力弱得实在离谱。 平壤的阅兵式上,士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坦克隆隆驶过金日成广场,导弹车队在欢呼声中缓缓前行,这一切营造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假象。 朝鲜拥有约130万现役军人,加上超过700万的预备役,其军队规模堪称全球前列,从数字看,这仿佛是一股能够席卷战场的钢铁洪流,然而,数字背后,是深嵌在体制与资源困局中的结构性裂痕。 朝鲜军队的庞大,建立在“人海战术”的陈旧理念之上。在一个经济长期受制裁、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维持如此规模的军队,意味着每个士兵能分配到的资源被稀释到极致。 走进朝鲜陆军的装甲部队,你会发现他们的主力并非现代化的钢铁猛兽,而是早已被世界主流军事强国送入博物馆的T-55、T-62坦克。这些诞生于上世纪中叶的老古董,其火控系统落后,夜战能力几乎为零。 在叙利亚沙漠或也门山地的现代战场上,它们笨重的身躯和缓慢的反应,将成为敌方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绝佳靶标。 沙尘弥漫中,一群T-62试图展开冲锋,却在对方被敌机发现之前,屏幕上的热成像信号早已暴露无遗,随后便是精确制导武器的致命打击。 天空,则是朝鲜军队更深的痛楚,其空军主力是米格-21和少量老旧的米格-29,更关键的是,由于燃油极度短缺,朝鲜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被压缩到不足100小时。 现代空战中,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每年至少需要150-200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维持基本战斗力。缺乏实战化训练的飞行员,驾驶着雷达性能落后、缺乏有效电子对抗能力的战机。 在面对以色列的F-35I“阿迪尔”或沙特“台风”战机时,结局可能不是一场空战,而是一场单方面的“猎杀”。他们的飞机或许还未看到对手,就已经被超视距导弹锁定、击落。 朝鲜的海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舰艇以小型巡逻艇、潜艇为主,完全不具备将成建制兵力投送到远洋的能力,这意味着,若朝鲜真想介入中东,其地面部队的抵达将完全依赖缓慢的海运或他国的空中运输线,这在战时无疑是脆弱的后勤动脉。 当然,朝鲜也有其“不对称”的王牌,导弹与核武器。“火星”系列弹道导弹确实具备一定的远程打击能力,其核开发计划也为其政权提供了终极保障。 将目光转向中东,这片土地早已不是单纯依靠士兵勇气和坦克数量,就能决定胜负的角斗场,它已经演变成一个融合了高技术、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战争熔炉。 这里,制空权是胜负手,以色列空军作为地区翘楚,不仅拥有F-35这类第五代隐身战机,更构建了集预警机、卫星、网络战于一体的成熟战场感知体系。 他们的飞行员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2023年10月以来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的高精度、高强度空袭,展示了其短时间内摧毁大量目标的能力。 伊朗,尽管自身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却发展出庞大的无人机群,和能够覆盖上千公里的导弹武库,其“蜂群”战术和远程打击能力在多次冲突中得到验证,更不用说美国在中东的常驻军事存在。 现代中东战场的节奏快得惊人。无人机,从高价位的“收割者”到廉价的商用改装机,遍布战场天空,执行侦察、监视乃至攻击任务。 精确制导炮弹、火箭弹使得火力打击的效率和准确性倍增,战争形态已经演变为体系对抗,强调信息主导、网络中心战和后勤支撑,一支军队若不能在信息域、电磁频谱域占据一席之地,即便拥有百万大军,也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士兵的素质同样关键,以色列国防军的士兵,多数服过役,参加过多次实战行动,平均实战经验远超朝鲜士兵,伊朗的革命卫队及其下属的“圣城旅”,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积累了丰富的代理人战争经验。 他们熟悉沙漠环境,适应现代城镇战,反观朝鲜士兵,虽然以纪律严明著称,但长期封闭,极度缺乏现代化高强度冲突的历练,有零星报道显示,即便在俄乌战场上出现的朝鲜籍士兵,也多因营养和训练问题,被分配到非一线战斗岗位,其单兵素质和适应能力堪忧。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双方军事体系代差的理性推断,朝鲜军力本质上是为防御核政权生存而设计的,其核武器是划出的“红线”,用于阻止外部对其政权的直接颠覆。 但将其投送到万里之外的中东,进行一场进攻性的、高强度的现代体系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它暴露的不是士兵的个人勇敢问题,而是整个军事思想、技术装备、训练体系和后勤保障全面落后于时代的系统性问题。
特别!报道!美国特朗普连夜宣布9月27日,美国官宣:只对特朗普进口品牌药
【24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