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访华,李在明就出声抱怨,还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地时间22日,李在明在接受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7 09:52:14

还没访华,李在明就出声抱怨,还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地时间22日,李在明在接受BBC采访时一口气谈起了中、美、俄、朝等多国。 9月3号天安门阅兵那事儿,明眼人都能看明白,中俄朝领导人凑一块儿聊几句、坐得近点儿,就是正常的外交礼仪,顶多算基于利益的战略协同。 可李在明接受BBC采访时偏要拿这个说事儿,抱怨这画面让韩国“很难做”,还扯出“世界分成两大阵营”的话茬,扬言要靠加强美日合作来回应。这话听着就好笑,合着大国之间正常往来,还得先看韩国的脸色? 先不说“两大阵营”这说法早过时了——现在全球贸易、科技全拧在一块儿,美国要重振造船业还得求韩国帮忙,日本拒绝对中印加税也是怕自己受损,哪有什么非黑即白的阵营? 单说韩国的位置,真没到“危险到必须选边站”的地步。中俄朝又没搞针对韩国的同盟,更没说要排挤它,反倒是李在明自己把姿态摆得太高,好像三国同框就是冲着韩国来的。 斯洛伐克总理那句“井底之蛙”其实戳得挺准。韩国说白了就是处在大国交汇的地带,这些年靠中美俄朝的力量平衡才安稳发展,哪轮得到它来定义“阵营”? 李在明这会儿跳出来抱怨,说白了就是想在访华前摆摆架子,既想让中国重视他,又想给美国递投名状,结果把自己架在半空,显得特别小家子气。 李在明在采访里说,不再要求朝鲜销毁核武器,只求金正恩冻结核武,还呼吁美朝恢复谈判。这话听着像是务实让步,其实暴露了他根本没搞懂朝核问题的核心——韩国在这事儿里,从来就不是能拍板的角色。 先看朝鲜的态度,人家搞核武器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军事压力,跟韩国提的“冻结”要求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再看美国,特朗普嘴上说愿意见金正恩,可真要坐下来谈,首先得跟中国、俄罗斯沟通,哪会先问韩国的意见? 李在明自己也该有数,8月份访美时他就呼吁过美朝会晤,结果特朗普只跟他聊怎么让韩国投资美国造船业,压根没把他的“调解建议”当回事。 更有意思的是,他一边说要恢复朝韩信任,一边又放话要加强美日合作。朝鲜最忌讳的就是韩国绑着美国搞军事同盟,李在明这头劝人家冻结核武,那头又往美国怀里钻,谁能信他的诚意? 说白了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觉得韩国能在朝美之间当“中间人”,可实际上,不管是朝鲜还是美国,都没把韩国的“提议”放在核心位置。这种自视甚高的错位认知,只会让朝韩关系更僵。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明明9月初刚发生美国突袭韩企、拘留300多名韩国工程师的事,李在明在采访里还说美韩关系“会好转,甚至变得更好”。这已经不是乐观了,简直是故意回避现实。 那次突袭多难看啊,美国移民局的人坐着装甲车冲进工厂,把韩国工人铐起来排队送进拘留所,有人说在拘留中心里几十人挤一间房,水闻着像污水。 韩国外长都忍不住说“美国不再是以前的盟友”了,结果李在明还在硬撑。他当然知道这事儿伤了韩国民心,可还是要往美韩同盟上靠,无非是抱着冷战思维不放——觉得韩国离了美国就活不了,哪怕被欺负了也得忍。 更讽刺的是就在他说这话前不久,刚拒绝了特朗普的无理要求:特朗普要韩国把驻韩美军基地的所有权让出来,还逼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李在明用“会被弹劾”顶了回去。 这说明他心里清楚美国在榨取韩国利益,可嘴上还得吹“关系更好”,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本质上还是没摆脱“依附美国对抗中俄”的老路子。 美国现在对盟友就是“有用就用,没用就压”,连日本都敢拒绝对中印加税,李在明却还抱着“美韩同盟万能”的幻想。 工程师被拘事件已经说明,美国根本不会因为“盟友情分”手下留情,可他还是盯着“两大阵营”的老黄历,觉得绑紧美国就能安全。这种跟不上时代的冷战思维,才是韩国真正的“危险”所在,而不是什么中俄朝同框。 说到底,李在明这波操作就是韩国政客的老毛病发作:总觉得自己国家是大国博弈的“关键玩家”,其实只是夹在中间的角色;总想用冷战那套搞阵营对抗,却忘了现在早不是“非敌即友”的时代。还没访华就先抱怨,与其说他“难做人”,不如说他太把自己当回事,没看清现实罢了。

0 阅读:133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