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我们开天价,他们也只能乖乖购买!”1993年,由于技术原因,中国花费了3.8亿美元,从欧美购买了一台燃气轮机。可是,短短25年后,中国成功打破了,欧美长达70年的垄断,成功制造出了燃气轮机的一级静叶。 1993 年那会儿,美国通用电气的工程师,站在中国某电厂的车间里,盯着那台刚运到的燃气轮机,嘴角那股子不屑藏都藏不住,可那会儿谁也没法反驳,因为现实就是这么憋屈。当时国内电厂里跑的燃气轮机,几乎全是欧美那边过来的,美国 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三家,攥着全球 90% 的高端订单,简直把市场垄断得密不透风。 买一台设备就得花 3.8 亿美元,这还不算完,后续的 “不平等条约” 才更气人:设备出了故障,必须得请原厂的专家来修,中国技术人员想凑过去看看门道都被拦着,美其名曰 “保护知识产权”;修一次的费用又得掏一大笔,有时候修完的钱都快够买半台新设备了。更过分的是,这些进口设备还留着 “后门”,运行参数全被锁死,咱们连自主调整一下的权利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拿捏。 最让人绝望的是核心零件的封锁,就说燃气轮机里的一级静叶吧,这玩意儿看着不大,却是整台设备的 “心脏”。得在 1200℃以上的高温里长期工作,还得扛住巨大的离心力和热应力,材料要求苛刻到离谱,制造精度更是得控制在,头发丝十分之一的误差内。 欧美公司把这项技术捂得严严实实,别说转让技术了,连个详细的参数表都不肯给,咱们连摸一摸的机会都没有。那时候国内电厂负责人常说:“咱们买的哪儿是设备啊,分明是个‘吞金兽’,还得看人家脸色吃饭。” 这种被卡脖子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多年。直到 2015 年,中国航发终于下定决心,启动了 “太行 110” 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项目。可那会儿咱们对百兆瓦级燃气轮机的了解,几乎还是一张白纸。项目负责人赵勇后来回忆,刚开始的时候连基本的计算程序都没有,团队只能拿着航空发动机的通用程序一点点改,计算机性能不够,大家就轮流通宵优化模型,有时候为了一个参数的准确性,能在会议室里吵上三天三夜,连饭都顾不上吃。 材料这块更是难啃的硬骨头。一级静叶需要的高温合金,配方和生产工艺全被欧美垄断,咱们连参考的样本都少得可怜。中科院金属所的科研团队接下这个活后,直接扎进了实验室,三年里每天都工作 12 小时以上,尝试了上百种合金配比,光实验报告就堆得有一人多高。 有个老研究员说,那段时间大家眼睛里全是血丝,手里的烧杯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怕错过哪怕一点点可能成功的机会。终于在 2023 年 5 月,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完全自主的高温合金叶片,不仅性能比进口的还好,成本直接降了 60%。那天实验室里的人,全都红了眼眶。 突破了材料关,后面的路还是不好走。燃气轮机的装配精度要求极高,一个小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设备报废。装配团队的师傅们,拿着放大镜一点点调整零件位置,有时候为了保证毫米级的精度,得保持一个姿势好几个小时,胳膊都麻得抬不起来。有次为了赶进度,团队连续加班一个月,有人累得直接在车间里睡着了,醒了洗把脸接着干。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造出咱们自己的燃气轮机,再也不受别人的气! 2023 年 3 月 8 日,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 F 级 50 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台被大家叫做 “争气机” 的设备,主机国产化率达到了 100%,直接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更让人提气的还在后面。2025 年 9 月 8 日,中国航发 “太行 110” 重型燃气轮机首台套商业机组正式出厂。 这台功率 110 兆瓦的设备,启动速度比进口产品快一倍,综合热效率超过 61%,还能灵活使用多种燃料发电。它的诞生,直接打破了欧美在百兆瓦级燃气轮机市场的垄断,让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国家 —— 这下,那些曾经卡咱们脖子的欧美企业,终于尝到了被超越的滋味。 现在再去看国内的电厂,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越来越多贴着 “中国制造” 标签的燃气轮机稳定运行,不仅不用再花天价进口,维修保养全是咱们自己的技术人员,成本降了一大截,效率还更高。更骄傲的是,中国的燃气轮机已经开始出口海外,在巴基斯坦、土耳其的电厂里,咱们的设备成了香饽饽,外国客户竖起大拇指说:“中国造的设备,比欧美那边的还靠谱!” 其实道理早就摆在这里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别人的技术再先进,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硬着头皮闯出来的路,才走得稳、走得远。 参考资料:中青在线
“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我们开天价,他们也只能乖乖购买!”1993年,由于技
桉闻通史
2025-09-26 14:05:08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