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优势要彻底翻盘了?哥伦比亚振臂高呼,拉丁美洲,亚洲,斯拉夫人必须组成多国

天天纪闻 2025-09-25 11:45:05

以色列的优势要彻底翻盘了?哥伦比亚振臂高呼,拉丁美洲,亚洲,斯拉夫人必须组成多国部队解放巴勒斯坦。   以色列的国际优势已经不是翻盘与否的问题,而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从联合国大会142票赞成通过的《纽约宣言》,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扎堆承认巴勒斯坦国,再到印尼、哥伦比亚等国喊出组建多国部队的声音,这场持续一年多的冲突已经彻底改变了国际舆论的风向。   最先撕破西方国家默契的是欧洲。当地时间9月21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率先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紧随其后的葡萄牙更是直接将承认决议提交议会表决。   要知道,这些国家曾长期跟在美国身后,对巴勒斯坦建国议题含糊其辞。但现在连法国都明确表态,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加入承认行列,德国、意大利虽然暂时没跟进,却也不再公开反对“两国方案”。   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超过四分之三承认了巴勒斯坦国,美国成了唯一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种孤立局面是以色列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西方国家态度转变的核心原因,就是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早已超出了“自卫”的范畴。加沙地带持续恶化的人道主义危机,让即便是美国的传统盟友都无法再保持沉默。   英国外交大臣库珀直接警告以色列不要吞并约旦河西岸,欧盟更是放出狠话,若以色列敢驱逐欧洲外交官或吞并巴勒斯坦领土,就对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出口实施贸易制裁。   沙特阿拉伯作为地区关键力量,也明确告知以色列,吞并行动会让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彻底停滞,阿联酋甚至威胁要废除2020年签署的《亚伯拉罕协议》。这些信号都说明,以色列依赖的外部支持正在全面松动。   而真正让局势出现质变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声。印尼总统公开表示,已经准备好2万军队,还可以组织更多武装力量。   这个东南亚人口大国的表态不是空穴来风——作为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长期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此次公开提及军队部署,直接打破了以往只停留在外交层面的支持模式。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表态,他喊出“拉丁美洲、亚洲、斯拉夫人必须组成多国部队解放巴勒斯坦”,还特意提到要“挥舞玻利瓦尔自由之剑”。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玻利瓦尔剑”是反殖民统治的象征,佩特罗曾作为游击队成员参与过哥伦比亚内战,他的这番表态带着强烈的历史隐喻,等于把巴勒斯坦问题和反殖民斗争直接挂钩,这很容易在发展中国家引发共鸣。   面对这种局面,以色列政府的反应充满了急躁和无力。总理内塔尼亚胡一边威胁要“加快建设新的犹太人定居点”,一边又只能寄希望于“下周见特朗普”来寻求支持,这种对外依赖的姿态本身就暴露了底气不足。   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喊着“由英国和其他国家决定我们未来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却拿不出任何实质性反制措施;   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提议“立即在约旦河西岸行使主权”,更像是困兽之斗——前以色列外交官阿隆·平卡斯都直言,这种吞并最多只是“象征性地吞并‘C区’的一些无人关心的土地”。   连以色列反对派领袖拉皮德都忍不住批评,内塔尼亚胡政府用“愚蠢的外交”把以色列推向了孤立。   有人可能会说,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象征意义”,组建多国部队更是难以实现。   但要知道,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最初也只是“象征意义”,却最终奠定了以色列建国的基础;1991年海湾战争前,谁也没想到多国部队真能迅速集结。   现在联合国大会已经通过《纽约宣言》,明确要求加沙停火并落实“两国方案”,卡塔尔还将在9月14日至15日举行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这些都在为局势升级铺路。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的军事优势正在被人道主义危机消解——当坦克开进难民营,当空袭波及医院,再先进的武器也换不来国际社会的认可。   其实从2023年10月冲突爆发开始,以色列的“优势”就一直在被自己消耗。美国的支持从“无条件”变成“有条件”,欧洲的沉默变成公开批评,阿拉伯国家的谨慎变成联合施压。   现在连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喊出“武力干预”的口号,这不是偶然。内塔尼亚胡政府迷信军事手段,以为靠强硬就能吓退对手,却忘了国际政治的基本逻辑——再强的拳头,也架不住全世界的唾沫。   当英国都开始警告以色列“不要玩火”,当印尼都愿意出兵,以色列所谓的“优势”早就成了纸糊的老虎,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