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不少人都在问:咱存在美国的600多吨黄金,还能要回来不?答案可能很遗憾:根本不能,美国占着全球69%的黄金,谁也不准备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今天有人告诉你,中国在美国的金库里还存着600吨黄金,恐怕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金子还能拿回来吗? 答案恐怕会让人心里一沉,这些黄金已经成了华尔街地下深处的一块烫手山芋,对普通人来说,黄金是财富,是一生积蓄的象征;但对大国来说,它是一枚战略筹码,牵动的是秩序与博弈。 这些黄金为什么会被运到美国?要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中国刚刚走上融入全球经济的道路,那会儿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想要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 把黄金放进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是当时进入全球规则的一块通行证,对于一个刚走向世界的国家,这是证明信用和实力的一种方式。 在那个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年代,把金子放在纽约,意味着你接受了美元主导的秩序,可几十年过去,世界早已变了样,美元和黄金脱钩已久,美国动辄挥舞金融制裁大棒,黄金慢慢从财富象征变成了金融武器。 委内瑞拉的黄金被一纸制裁冻结,德国历时多年才能拿回部分存款,印度央行的申请也被拖延搁置,对这些国家来说,存在纽约的黄金从资产变成了人质,账面上还是你的名字,但真正的控制权却牢牢握在美国手里。 美国为什么既不敢,也不愿放黄金回去? 不敢是因为一旦开了口子,全球几十个国家都会蜂拥而至,掀起一场黄金版的“银行挤兑”,那将直接撕裂美元赖以生存的信用基础,不愿是因为在美国人眼里,黄金不只是资产,它是最后的压舱石。 正如他们冻结俄罗斯储备时的手法一样,谁要是触碰他们的地缘利益,这些存放的黄金随时可能成为牵制的武器。 这600吨黄金,对中国来说占比极小,远不足以撼动整体金融安全,过去十四个月,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总量已经超过2200吨。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增黄金大多储存在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割量连年攀升,标志着黄金在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其担忧那600吨能否要回,不如把握住自己手里的真金白银。 真正让中国底气十足的,是综合实力的积累,国内黄金产量稳居全球第一,稀土、锂矿、钴等关键资源牢牢掌控在手,这些都是全球高科技产业无法缺少的命脉。 稀土一旦收紧出口,美国的战斗机、芯片产业都会受到震动,黄金是硬通货,但战略资源才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真正筹码。 金融规则的改变也在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跨境结算份额不断攀升,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持续扩展,中东卖石油开始接受人民币,东盟国家贸易中人民币占比接近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伙伴愿意绕开美元体系,与中国直接结算。 亚投行、一带一路在全球落地生根,从资金到规则,中国正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新平台,黄金存在美国,更多像是旧秩序的印记,而真正的主动权,正在通过这些新渠道一点点转移。 对美国来说,这600吨黄金同样是个麻烦,扣下,它冒着全球信用体系崩裂的风险;放手,又等于承认自己的金融霸权在退潮。 于是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继续捂着金库,嘴上说保障安全,实际上牢牢攥住这张牌,可问题是,世界已经不再是他们说了算。 全球央行近年不断囤积黄金,去年新增储备创下历史新高,印度、波兰、瑞士都在调整黄金托管策略,大家都在用脚投票,把信任一点点收回来。 对中国而言,那600吨黄金早已不是成败的关键,它的存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金融自主权,永远不能寄托在别人嘴上的承诺,真正可靠的,是自己仓库里的黄金,是掌控在手里的稀土,是越来越多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是在上海、深圳、香港构建起的黄金与金融市场。 所以,这些黄金现在要不要回来,反倒没那么重要,它是中国当年融入世界的见证,也是今天大国博弈的缩影。 美国守着黄金,守不住信任;中国手握实力,才有真正的底气,黄金可以被深埋在曼哈顿的花岗岩下,但时代的脚步,没人能捂得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金价已经彻底失控了!如果你没有黄金,可以忽略不信但如果你有超过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