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账号发布一条帖文,仅有“转发”两个字。当天,恰是中国官宣“福建舰上三型舰载机弹射成功”,引发网友纷纷调侃。 福建舰最近上演的一幕,实实在在让外界震了一下。三种型号的舰载机接连被电磁弹射送上天空,场面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 军事观察员都清楚,这可不是普通的演练,而是中国航母技术走向成熟的鲜明标记。 长期以来,美军的航母是海上力量的代名词。从冷战到今天,他们靠着庞大的舰队和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稳坐头把交椅。 蒸汽弹射陪伴着尼米兹级航母走过数十年,但这种方式不仅能耗大,还占用空间,日常维护麻烦,操作人员也得一大群围着忙活,出问题还得停机大修。换句话说,它能用,但不算省心。 福建舰这一步走得相当关键,它跳过了蒸汽弹射,直接就上了电磁弹射系统。 与美国福特级比起来,中国这次不光赶上了世界的脚步,还选择了更高效的路线。常规动力下就能带动电磁弹射,这是美国自己都没解决的问题。 操作速度快,可靠性高,而且对舰载机的适配性更广,不管是轻的无人机,还是重型的预警机,都能顺利起飞,这就让福建舰在作战能力上显得格外灵活。 但真正令人关注的是舰载机本身。空警-600的出现,等于是给航母安上了“远视眼”,能够更早发现威胁,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接着是歼-35,它依靠隐身优势承担开路任务,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能完成突防。最后是歼-15T,它摆脱过去滑跃起飞的限制,带满弹药升空,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 这三型飞机放在一起,其实就能拼出完整的远海作战画面:有人负责侦察和指挥,有人负责突破,有人则专门负责进行大规模打击。 过去中国航母编队更多还是训练和展示意味,现在这种组合让它真正具备了体系作战的条件,已经不只是象征意义的航母出海。 对于美国而言,这无疑是个压力点。他们曾经把电磁弹射当成差距优势,但福建舰的试验说明这块“技术壁垒”并非不可跨越。 更让他们担心的地方在于,中国是在自己的体系和节奏下完成的突破,而不是依赖外来的技术。这意味着今后在关键装备领域,美国说“你不可能做到”的时候,未必还能让人信服。 外界也许会继续争论,中国航母距离美国全球部署到底还有多远,但有一点很难否认:福建舰已经让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种变化,不会马上让美国航母失去作用,但一定会让他们在制定战略时,开始更加忌惮对手。 这些年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其实就是工业体系和科研能力的结果。电磁弹射不只是一个装置,而是背后牵动能源、控制技术和海军整体作战理念的大工程。 今天能看到三机同台成功起飞,本身就是大家几十年持续努力的回报。 所以福建舰的意义,远远不止在一场成功的试验上。它代表的是中国在高端装备上有能力追赶,甚至在关键环节实现超车。 对于国内来说,这是信心的来源;对于外界来说,这是必须重视的现实。谁要是还把中国的航母看作摆设,恐怕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判断的时机早就落后了。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8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