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巴基斯坦今天突然宣布了! 9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头孢氨苄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征收21.64%的临时反倾销税,即刻生效,有效期四个月。 这头孢氨苄可不是什么冷门药,治扁桃体炎、尿路感染这些常见病都离不了它,既是老百姓的救命药,又是中巴贸易里的敏感品,巴基斯坦这手确实够出人意料的。 要说这背后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巴基斯坦本土制药业快扛不住了。这次申请调查的是他们自己的企业 Pharmagen Limited,这家公司这两年的日子简直没法看,上季度营收才 132 万美元,比去年同期跌了 23.35%,净亏损更是高达 81 万美元,连续好几年都在赔钱。能让企业主动找政府出头,说明中国的头孢氨苄确实把他们逼到墙角了。 咱们的头孢氨苄价格多实在啊,国内卖一块三到五十四块八就能买到,运到巴基斯坦加上成本也比他们本土的便宜不少,老百姓自然愿意买,可这就让本土药厂没了活路。巴基斯坦想保自己的制药业,这份急切能理解,但拿民生用药下手,还是对着中国,实在让人唏嘘。 而且这可不是巴基斯坦第一次给咱们使反倾销的招了。早在 2000 年他们就出台了《反倾销条例》,这些年从没闲着。 就说 2015 年吧,他们对中国的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调查,一上来就征 2.82% 到 11.51% 的税,后来到期了又搞日落复审,接着征了五年,直到 2024 年还给中国一家化纤企业定了 4.37% 的税。 只是以前多是工业品,这次盯上了老百姓天天用的抗生素,性质就不一样了。这药在巴基斯坦需求量多大啊,治皮肤感染、咽喉炎全靠它,加税后药价肯定涨,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可巴基斯坦宁愿让自家百姓多花钱,也要保本土产业,这份决心背后全是焦虑。 为啥巴基斯坦这会儿非要冒这个险?说到底还是经济日子太难过了。2024 年他们的外汇储备就剩 120 亿美元,连三个月的进口都不够,通胀率还飙在 30% 以上,只能靠 IMF 的 30 亿美元贷款过日子,可贷款还附带着紧缩财政、涨能源价格的条件,直接引发了全国抗议。 制药业是他们少数能拿得出手的产业,要是连这个都垮了,外汇来源更少,经济只会更糟。在 WTO 框架下搞反倾销,既符合国际规矩,又能名正言顺地把外来产品挡一挡,这算盘打得其实挺清楚,就是没办法的办法。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事儿发生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时候,南亚经济又一片动荡,巴基斯坦这么做,其实是不少国家的缩影 —— 就算是传统友好国家,也开始敢用贸易工具平衡对华依赖了。 这些年中国产品性价比高,在巴基斯坦市场占了不少份额,就说中巴经济走廊吧,2023 年带来的投资占了他们外资的 60%,关键装备像歼 10CE 战机、护卫舰也都是从中国买的。 依赖度高了,心里就不踏实,尤其经济一紧张,就想通过贸易保护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们一边靠着中国的投资和装备,一边用反倾销给本土产业喘口气,说白了就是在找平衡,既不想丢了中国这个靠山,又怕自己被绑得太紧。 可能有人会说,中巴关系不是铁哥们吗?怎么还来这一套?其实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巴基斯坦现在是真难,外汇见底,产业薄弱,只能抓住能抓住的一切机会自救。 他们一边跟中国深化 5G 合作,一边找日本搞数字货币拿低息贷款,跟美国搞军事联动求 IMF 话语权,都是为了活下去。对中国产品征反倾销税,本质上也是这种自救的一部分,不是要跟中国翻脸,而是实在没别的招了。 但话说回来,这种趋势确实得重视。以前总觉得友好国家不会跟咱们来硬的,可现在巴基斯坦用实际行动表明,贸易利益面前,交情得往后靠。 21.64% 的税不算低,四个月的有效期里,中国药企的损失少不了,更关键的是,这可能开了个头,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产业跟着学。全球供应链本来就乱,南亚经济又不稳,各国都在想办法保自己,连巴基斯坦都亮了贸易牌,其他国家说不定也会有样学样。 不过咱们也不用太灰心,中巴经济走廊的根基还在,关键领域的合作没断,这次反倾销更多是短期的应急措施。只是得看清现实,就算是铁哥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贸易往来里的摩擦只会越来越多。 巴基斯坦这步棋走得无奈,但也给咱们提了醒,以后跟友好国家做生意,得更注意平衡,既让他们尝到甜头,也得给人家本土产业留条活路,不然再好的交情,也经不住现实的折腾。
不可思议 巴基斯坦今天突然宣布了! 9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宣布对原产
云景史实记
2025-09-25 00:09: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