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皮革大王”王敏:被父母绑进精神病院,兄弟转移其12亿资产,两天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24 23:44:35

2007年,浙江“皮革大王”王敏:被父母绑进精神病院,兄弟转移其12亿资产,两天后他妻子带着私人保镖把他从精神病院中救了出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6年,王敏出生在温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排行老二的他,从小没有得到太多关注,父母更照顾哥哥和弟弟,这种冷落让他内心很早就生出强烈的证明欲,他没念完初中就选择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打工,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步将会把他带进波澜壮阔的人生。   最初他靠零散的工种养活自己,也曾短暂做过摄像工作,凭着灵活的头脑,他抓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商机,开办广告公司赚到第一笔资金,但这笔钱并没有真正留在自己手里,为了顾全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常常把辛苦所得交给家里使用,这种拧巴的心理愈发深刻:既渴望得到肯定,又不得不不断妥协。   他真正的转折点,是看准了温州皮革产业的潜力,他开始在市场上摸打滚爬,把小作坊逐步做大,最后创立了远东皮业,凭借商品质量和敏锐的判断,他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和东南亚,远东皮业在业内声名鹊起,到了巅峰时期,公司产值高达二十亿,王敏名头响彻全国,被称为皮革行业的佼佼者,甚至被列入国内富豪榜,他的创业故事曾让很多同行都羡慕,也让家人重新对他另眼相看。   财富和荣耀积累起来后,王敏依旧心存对亲情的渴望,此时家人希望能分担企业的一部分工作,他没有拒绝,于是兄弟姐妹陆续进入公司,大哥负责采购,弟弟帮忙跑业务,姐姐管理账目,最开始,亲情的力量似乎让公司更兴旺,王家兄妹共同奋斗的景象,成为远东皮业飞速发展的助力。   只是,家族式的管理在企业规模逐渐庞大时显露出问题,缺少制度约束,决策随意,账务越来越复杂,而亲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矛盾积聚,王敏发现,分公司数据混乱,利润被转移,他心里清楚这些乱象与家人脱不开关系,虽然心存不满,但他一开始选择忍耐,因为他始终相信血缘纽带终究比利益强大。   随着企业扩张,他愈发意识到,如果不进行专业化改革,远东必然陷入泥沼,他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推动公司向现代企业靠拢,这本应是符合长远发展的决定,可在家人看来,却是触碰到了他们掌握的权力与金钱,他们习惯了旧有的模式,不愿被束缚,王敏推进的改革,恰好成了亲情彻底被撕裂的导火索。   矛盾终于失去控制,弟弟竟然动起歪心思,操作了假的身份证,把部分股权和巨额资金转移出去,王敏气愤至极,选择报警,但父母恳求他不要走到这一步,他心软,没有坚持到底,以为亲情依旧可以弥补裂痕,然而事实证明,这是更大阴谋的预演。   2007年,他的人生急转直下,有一天,他被家族突然而至的举动困住,随后被以“精神异常”的名义关进精神病院,父母甚至以监护人的身份签字完成手续,王敏在医院里完全丧失自由,不论如何申诉,都没人相信,这位曾经的企业领军人物,竟然在病房里成了被怀疑、被控制的病人。   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及时觉察,丈夫突然失去联系,她四处寻找,最后确认他被困在医院里,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用尽各种办法奔波求助,最终把他从绝境中解救出来,王敏重获自由,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心存幻想的企业家。   当他回到公司,看到的已是满目疮痍,股权被调动过,资金流失严重,亲人们在他不在的时间里完成了分割,他愤怒又痛心,终于明白亲情在利益面前的脆弱,他走上法律途径,将家人告上法庭,官司打了多年,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金钱,虽然最终有部分股权归还,但企业已元气大伤,远东皮业不复往日辉煌,王氏家族也彻底破裂,再没有可能回到当初同心协力的景象。   王敏的经历,是辉煌与沉痛交错的注脚,他曾凭着勤劳和胆识,从最底层一步步登顶行业巅峰;他也因天真和宽容,在家族面前一次次妥协,最终被最亲近的人联手推入深渊,重返社会后的他明白,血缘并不能保证真心,财富也买不到公平,唯一让他记挂的,是妻子在最艰难时刻给予的坚定与忠诚,这份陪伴比任何财富更珍贵。   远东皮业的衰落,折射出家族企业的普遍困境,起步阶段,亲情确实能带来信任和凝聚力,可当公司扩张,利益和权力的矛盾往往比外部竞争更致命,缺少制度约束,内部冲突就会吞噬一切成果,王敏试图改革,但为时已晚,他的故事给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3.2温州亿万富豪被家人强送疯人院 称千万股权被侵吞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