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对马英九的评价是,马英九长了一个好脸蛋,人也是个好人,可这一辈子他不做事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话太绝,甚至有点刻薄,可你要是真研究过马英九这一生,尤其是在权力巅峰时的表现,你大概会明白李敖为什么这么说。 就说经济吧,马英九在 2008 年到 2016 年任职期间,台湾地区的 GDP 增速其实并不亮眼。有数据显示,这八年里,台湾地区年均 GDP 增速大概在 3% 左右,跟同期大陆动辄 7%、8% 的增速比起来,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而且那段时间,台湾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难,薪资水平也没怎么涨,很多人毕业之后只能先做临时工,大家对未来的焦虑感越来越重。 可反观马英九团队,似乎没拿出什么真正有效的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既没能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也没在传统产业升级上做出太多突破,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经济活力一点点减弱。 再看民生方面,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健保制度了。马英九任内,台湾健保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疗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是健保基金的收入增长跟不上支出增长的速度,好几次都出现了基金可能不够用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英九团队只能选择提高健保缴费比例,可这样一来,普通民众的负担就加重了,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本来生活就不宽裕,现在又要多交一笔钱,怨声载道。 可即便如此,健保的服务质量也没见得有多大提升,有时候民众去医院看病,还是会遇到排队时间长、部分药品短缺的情况。 明明有机会去优化健保制度的结构,平衡收支,可最后却只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涨价方式,这很难让人觉得他在做事上花了心思。 还有两岸关系方面,虽然马英九任内两岸交流比之前频繁了一些,开通了直航,也实现了部分农产品的互通,但在关键问题上却始终没有太大进展。 他一直回避两岸统一的核心议题,只是在维持表面的和平交流,没能推动两岸关系向更深层次、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而与此同时,大陆这边却在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都在稳步提升,不仅让 14 亿多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还是参与国际事务,都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担当和风范。 对比之下,马英九在任期间,台湾地区除了在一些非核心领域跟大陆有合作,在真正能让台湾民众受益更多的领域,却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反而因为他的保守和犹豫,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 其实回过头看,马英九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资源,可他在任的八年里,总是给人一种 “守成” 多于 “进取” 的感觉,遇到问题要么拖延,要么采用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很少能看到他主动去推动一些真正能改变现状的改革。 就像李敖说的,他有好的形象,做人也没什么大的过错,可作为曾经掌握权力的人,不能只做个 “好人”,更要做个 “做事的人”。 现在再聊起马英九,大家对他的评价依然褒贬不一。你觉得如果当初马英九在任时,能更主动地推动经济改革、优化民生政策,积极促进两岸深度合作,台湾地区的发展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李圣律师接手的姜甲儒案上人民日报了,在宣判结束后李圣律师的老朋友杜小华,激动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