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这下外国的月亮不圆了吧?著名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美国的科研经费中断,现如

修竹崽史册 2025-09-20 01:43:32

[浮云]这下外国的月亮不圆了吧?著名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美国的科研经费中断,现如今被迫开始筹款!   陶哲轩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是香港移民,8岁就自学微积分,9岁半开始在大学里修数学和物理。   16岁随家人移民美国,20岁就当上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24岁更是成了该校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6年,31岁陶哲轩他拿下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成了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陶哲轩的研究跨了好几个领域,从调和分析到偏微分方程,再到组合论,发表的论文多到数不过来。   陶哲轩还特别喜欢和别人合作,觉得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总能擦出新火花,这种对数学的热爱和开放的态度,让他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偶像。   可就在2025年7月底,陶哲轩的科研生活被泼了盆冷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拨款突然暂停,他所在的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资金链直接断了。   虽然法院后来要求恢复拨款,但陶哲轩的个人研究经费还是没着落,甚至得自己掏腰包去支持学生的研究。   这位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的人,现在却要把时间花在筹款、开会和写评论文章上,而不是专心解数学难题。   陶哲轩坦言,从没见过这么不稳定的科研环境,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该离开美国,这话听起来,真有点沉重。   美国一直被视为全球科研的圣地,优厚的经费、自由的氛围、顶尖的机构,吸引了无数像陶哲轩这样的人才。   陶哲轩的父母当初选择移民,不就是看中了这里能给孩子的天赋最好土壤吗?可现在,情况好像变了。   经费被砍、行政干预、政策摇摆不定,这些问题正在一点点侵蚀美国科研的根基,对于陶哲轩这样的学者,经费中断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   数学这种基础学科,看起来离实际应用远,但往往是技术突破的起点,陶哲轩的研究,影响着从密码学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如果连他都得为经费发愁,普通科研工作者还能指望啥?   陶哲轩提到,过去他从没想过离开,但现在却不得不开始动脑筋,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对整个美国科研生态的质疑。   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着开放的政策和强大的资源,吸引了无数移民学者,为科技、文化贡献了巨大力量。   可如果连基本支持都给不了,那些被“美国梦”吸引来的人,会不会转身去别的地方?   现在,中国有少年班,欧洲有科研联盟,越来越多地方在为学者提供机会,如果美国不能稳住阵脚,人才流失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顶尖华裔数学家陶哲轩科研经费中断被迫筹款 :可能失去留在美国的信心,自20岁起,陶哲轩就在UCLA任教,至今已有30年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