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中美贸易战这场大戏,从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就开始了。 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时,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这就是贸易战的开始,特朗普当时声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从美国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启动。 贸易战又再次升级,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10%,中国宣布反击。 这场贸易战打打停停,中间确实有过几次暂停和协议。 2020年1月,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当时很多人以为贸易战要结束了,结果拜登上台后不但没停,还继续加码。 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加征关税措施,还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搞各种新花样。 特朗普2025年再次当选总统后,贸易战更是升级了。 自4月11日起,美国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45%,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从2018年打到现在,这场贸易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美国原本的算盘是想通过关税让中国经济受挫,制造业回流美国。 结果事与愿违,美国不但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给自己挖了坑。 美国对中国输美钢铝制品加征关税,导致初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依赖这些原材料的企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家电产业的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利益损害。 有些企业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关闭工厂,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受冲击最严重的是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并将产品销往全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 美国农民也是苦不堪言,原本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买家。 贸易战一打,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制造业回流的目标没实现,反而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成本。 关税最终是由美国进口商支付的,这些成本最后都转嫁给了消费者。 美国国内通胀风险加大,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上升了。 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也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受挫。 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因为成本反而增加了。 反观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在全球找到了更多合作伙伴。 欧盟、东盟等地区成为中国更重要的贸易伙伴。 贸易战还让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这不是中美两国能独善其身的事。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这么高,美国想单方面"脱钩"基本不现实。 美国企业在中国有大量投资,中国企业也在美国有业务。 强行切断这些联系,损失的不只是中国,美国企业也要承担巨大成本。 苹果、特斯拉这些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让他们放弃中国市场?基本不可能。 中美贸易战实际上是个双输的局面,没有真正的赢家。 美国想通过贸易战重塑全球供应链,结果发现这事儿比想象的复杂多了。 全球化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考量。 印度、越南这些国家虽然承接了一些从中国转移的产能,规模和效率都没法跟中国比。 美国发现,离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很多东西成本都要上涨。 从芯片到服装,从家电到汽车配件,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短期内无法替代。 特朗普现在第二次当总统,贸易战还在继续,效果显然不如预期。 美国没能实现制造业大规模回流,也没能显著减少贸易赤字。 反而是丢掉了重要的海外市场,失去了信誉,遭遇了通胀难题。 供应链体系的成本变得更高了,这对美国经济来说不是好事。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美国人自己也开始反思了。 很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在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毕竟经济规律不是靠政治手段就能改变的,市场有自己的逻辑。 强扭的瓜不甜,强行切断经济联系最后受损的还是各国人民。 这场贸易战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说到底,中国敢跟美国刚,就是因为中方知道:特朗普手上没什么牌可打了。果然不出咱所
【48评论】【129点赞】
江东游
高关税损人损己
勿忘我
到快死了才后悔有什么用?
lyx
既然对美国这么多坏处,为什么还要加?
爱的暖窝 回复 09-19 18:32
唯一获利方美国政府,大把大把关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