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仗太狠了,就是盯住也门胡塞的荷台达港口的三个码头炸!1-2个月炸一次,也门胡塞刚刚修复了码头,又重新引进燃料,武器弹药,以及其他重要物资。 荷台达港这地方,说它是胡塞武装的 "生命线" 一点不为过。联合国早就算过账,也门全国近 70% 的进口食品、75% 的进口小麦都得从这里进,胡塞控制区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全看这个港口通不通畅。 以色列把轰炸目标锁定在三个关键码头上,说白了就是想掐断这条 "血管"—— 既不让伊朗的武器零件运进来,也想让胡塞武装控制区的民生压力大到撑不住。 以军每次空袭后都宣称 "打击了伊朗转运武器的军事设施",这话半真半假,武器可能确实有,但更多时候被炸断的是老百姓的粮道。 可胡塞武装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最拿手的就是把老旧武器改造成 "大杀器",英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报告里说,胡塞的 "Asef" 反舰导弹跟伊朗的 "法塔赫 - 313" 是亲戚,射程能到 450 公里;还有款 "Tankil" 导弹,射程更是能飙到 500 公里。 这些家伙什可不是摆设,2024 年 1 月就实打实击中了英国油轮 "马林・罗安达" 号,把船打得冒了火,面对美国驱逐舰 "卡尼" 号也敢直接发射导弹,虽然被拦截了,但这股子狠劲谁都不敢小觑。 在山地里打游击更是他们的强项,沙特联军打了这么多年都没占到便宜,可到了荷台达港这地方,总不能把港口搬上山吧?这就成了胡塞最难受的软肋。 更要命的是 "炸了修、修了炸" 的恶性循环。以色列算准了胡塞武装的物资补给全靠这三个码头,每次轰炸都专挑刚修复的吊装设备、仓库下手。 胡塞这边也硬气,组织民众连夜抢修,推土机、起重机连轴转,就为了赶紧把燃料、粮食运进来。可以色列的卫星和侦察机天天盯着呢,一看码头恢复运营,战机立马就来。当地人说,有时候刚卸完一批物资,炸弹就落下来了,港口工人都得揣着铁锹和急救包上班。 这场码头拉锯战背后,是整个也门乱局的缩影。沙特牵头的多国联军早就对也门实施了封锁,可以色列非要亲自下场炸港口,这里面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一方面想削弱胡塞武装的实力,让他们没精力用导弹袭扰以色列本土;另一方面也是给伊朗递话 —— 别想通过也门把势力伸到红海。 可伊朗也不傻,明里暗里给技术,让胡塞把苏制防空导弹改成对地攻击武器,就地取材搞生产,你炸我的运输线,我就用本土造的导弹还击。 最苦的还是老百姓,联合国都喊破喉咙呼吁停火了,说以色列的空袭 "只会加重民众痛苦",可炸弹该落还是落。也门内战打了这么多年,已经死了 15 万人,现在荷台达港一被炸,面粉断供、燃油短缺成了家常便饭。 红十字会运医疗物资的飞机倒是来了,可这点东西哪够啊?港口一停运,不光胡塞武装难受,控制区里的 2100 万老百姓更难受,他们可不管什么地缘政治,只知道没粮食就得饿死。 美国和英国也没闲着,又是制裁胡塞领导人,又是派军舰护航,可就是不想办法推动停火。沙特联军倒是想过地面进攻荷台达,可一看胡塞在山地里的战斗力,又打了退堂鼓。 结果就是各方都在也门这片土地上各打各的算盘,把荷台达港当成了棋盘,而老百姓就是那颗最不值钱的棋子。 现在的局面是,以色列炸得越狠,胡塞的导弹射得越勤;港口越难用,国际援助进不来,老百姓对现状越不满,反而更支持胡塞武装对抗外部势力。 以色列以为炸码头能掐死胡塞,殊不知这恰恰给了胡塞凝聚人心的理由。就像胡塞发言人说的,美英空袭都挡不住他们在红海的行动,何况是炸几个码头? 说到底,荷台达港的三个码头就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中东乱局的真相。以色列想靠轰炸解决问题,胡塞想靠抵抗争取生存,大国想在这里博弈势力范围,可谁都没真正把也门人的死活放在第一位。 炸弹能炸断码头的吊臂,却炸不断供应链;能暂时阻止物资进入,却堵不住人心的不满。这场没完没了的轰炸,最后只会让更多人陷入绝望,而绝望滋生的,从来都不是和平。
这就是美国纵容以色列后果? 很多人都想错了,都以为,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结束了,
【1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