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大规模招募女兵?这么说吧,就是即便90%男人死光了,即便留下10%老弱病残

古木过去 2025-09-18 12:43:38

为啥不大规模招募女兵?这么说吧,就是即便90%男人死光了,即便留下10%老弱病残男人,战后女人负责生就行,最多只需两代人,人口数量就补回来了。 二战期间,德国劳动力紧缺,战壕里的年轻人死一批又一批,不够用就把小孩和老头都拉了出来。唯一始终安然无恙的群体,就是那些被国家严格保护、不许参战的德国女人。 即使有人主张全员总动员把女人也叫上,纳粹高层也绝不点头,她们最多只允许在军工厂或者医院呆着,养精蓄锐,不能碰枪。 因为在纳粹的逻辑里,女人不仅代表了德国家庭,更是“下一代”的基础。 他们算得很清楚,哪怕死绝了九成的男人,只要还有女人,日后靠剩下那点男丁,一两个世代就能让人口数据涨回去。 但如果德国女人跟着死光,这个民族可就彻底没指望了。希特勒本人多次强调,女人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民族未来的保障。 相比之下,苏联女性直接走向前线,有人当狙击手,有人开飞机,把能顶上的全用上了。而英美那边,也早早让女性顶起了大量工业和后勤岗位。 可在德国境内,纳粹的宣传手册里,女人被安排在厨房、教堂和育儿床之间,完全被当成一种民族资源保护起来。希特勒甚至严禁妇女训练射击,就是怕她们也像男兵那样损失掉。 所以一打到最后阶段,德国靠女人维持人口的算盘就打明白了。满街的寡妇和单亲妈妈,就是战后人口恢复的主力军。 盟军刚进柏林,男女比例那叫失调,女多男少,但没过十年,西德、东德都迅速把人口拉了回来。 马歇尔计划开启后,西德的工厂复工很快,经济很快缓过来了,生育率和生活水平都跟着提升。最后德国人口恢复,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最后实现了预期目标。 如果说德国的做法是出于算计,也可说是出于一种极端保守。纳粹从一上台起,就开始宣传女人多生娃、远离市场,不让女性进入社会竞争。 他们通过发奖给多子女家庭,安排女青年训练班,还教育小女孩如何当一个“好母亲”。 从根子上说,他们把女人当作民族机器,认为只要女性还在,德国永远不会“人丁枯竭”。这种想法撑起了纳粹整个女人政策,即使战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政策也绝不松口。 可话说到底,把大部分德国女人保护起来,确实让战后人口恢复速度大大加快,但代价也够大,国家社会结构都伤筋动骨。 德国满地的苦难和分裂,表面是战争造成的,但深层次还是源于对人只看“能生能打”的功利思路。 事实摆在这,德国最终把损失的人口补了回来,却留下了社会和心理的巨大裂痕。德国女人不仅成了重建主力,也成了压在民族心头一块难以忽略的重担。 其实二战德国女人不上战场这事,并不是单纯的传统观念使然,而是一道冷冰冰的数学题和民族续存的逻辑。 德国的教训就摆在这里,牺牲一部分人保护另一部分人,有时候赢回了数字,却输了人性和社会的根本。

0 阅读:221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