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

如梦菲记 2025-09-17 11:44:49

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在临刑前,却高喊:不公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4月3日,湖北的一处刑场上,空气里透着压抑的寒意,程春莲身穿囚服,被押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却突然抬头高喊了一声“不公平”,这是她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枪声响起,她倒在地上,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因经济犯罪被执行死刑的明星,她曾是无数观众心中的“刘三姐”,舞台上光彩照人,如今却以这种方式落幕,这个反差让许多人久久无法平静。   程春莲出生在1955年的湖北黄石,家境清贫,父母靠微薄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温饱,邻居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大概会像其他女孩一样,早早嫁人,安稳过日子。   但她从小就不安分,总爱唱歌跳舞,嗓音清脆,笑容明亮,总能把身边的气氛带动起来,十五岁那年,黄石歌舞团来招人,她凭着出色的嗓音和形象成功进入,从此走上艺术道路。   进入歌舞团后,她比别人更拼,每天清晨练嗓,排练到深夜,嗓子嘶哑了,膝盖磨破了,也从不喊苦,老师和前辈都觉得她很有灵气,1970年代,剧团准备上演《刘三姐》,她凭借出色的表现拿下主角。   这一角色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观众被她的演唱震撼,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观众记住了她的歌声,也记住了她的名字。   之后,她还出演了《马兰花》《白毛女》,名声越来越大,她走在街头,常常有人围着她索要签名,那是她人生最风光的时期。   光鲜背后,她开始觉得不满足,工资虽比一般工人高一些,但和她的名气相比差距巨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人下海经商,赚到了超出想象的财富。   她渐渐萌生了转行的念头,觉得继续待在歌舞团,前途有限,1985年,她离开舞台,正式进入商场。   最初,她选择在百货公司做销售,凭借口才和形象,业务很快打开局面,生意场和舞台不同,靠的不是掌声,而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她的聪明与人脉让她逐渐有了资源,也在这个阶段认识了石油公司的一名干部。   那时石油属于计划物资,指标紧缺,谁能拿到配额,谁就能赚大钱,程春莲很快看准了这一点,她通过关系获取指标,再转手卖给急需的企业,轻松赚取巨额差价。   短短几年,她积累的财富已让人咋舌,有人说,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不过百元,她倒卖石油的非法收入却达到七十多万元。   那数字在今天看来或许算不上巨额,但在八十年代末简直是天文数字,她开始购置豪宅,穿名牌,用各种方式享受金钱带来的快感,昔日舞台上的清新形象,逐渐被奢靡与欲望取代。   高调的生活总会引起别人的注意,1989年,检察机关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直指她通过关系倒卖石油,谋取暴利。   调查人员顺藤摸瓜,很快掌握了确凿的证据:银行流水、合同、证人证言一应俱全,她一开始否认,坚称自己只是撮合交易,帮企业解决用油难题,甚至觉得自己有功劳,但面对大量证据,她最终承认了事实。   案件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一个曾经在舞台上红极一时的明星,竟然在商海中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红线。   法院经过审理,认定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判处她死刑,她提出上诉,但很快被驳回,法律不可能因为她曾经的光环而改变。   1992年春天,程春莲被押赴刑场,行刑前,她再次喊出“不公平”,声音嘶哑而凄厉。   她觉得自己为社会做过贡献,认为赚钱只是顺应时代,却没能意识到,方式触碰了法律,代价必然惨重,那一声喊叫,更多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一个堕落明星最后的悲鸣。   同一时期,也有另一位因为饰演“刘三姐”而成名的演员,她选择坚守舞台,一生都在艺术领域耕耘,晚年依然受到观众的尊敬。   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因欲望迷失,失去一切,另一个平凡但安稳,赢得掌声与尊重,命运的分岔,来自不同的选择。   程春莲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诱惑和陷阱并存,有人靠勤奋合法致富,也有人选择捷径,结果付出惨痛代价。   她的经历提醒世人,名气不能成为特权,财富也不能凌驾法律,那一声“不公平”,终究改变不了她的人生轨迹,却给后来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警醒。   在今天回望,她曾经的光芒与最终的坠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欲望与底线的较量,守住底线,才是真正的公平。   信源:《囚牢女罪犯》——从演员到“油贩子”

0 阅读:52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