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来的,比预想中的还要快!美国突然宣布将在120天后撤销英特尔(大连)、三星(西安)、SK海力士(无锡)的VEU授权,简单来说就是这三家半导体公司想购买美国芯片生产设备在我国生产芯片,需要跟美国进行申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美又开始拉筹码了。 说直白点,这VEU授权就相当于老美给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这张证,这些在华工厂想买美国设备造芯片,门儿都没有。 要知道,三星在西安的工厂承担着全球 35% 的 NAND 闪存生产,SK 海力士在无锡的工厂更厉害,全球每 10 颗 DRAM 内存芯片就有 4 颗是这里造的。 这些芯片可不是啥稀罕物,咱们用的手机、电脑、电视里都离不开它们。老美这一招,简直是想捏住全球电子产业的命根子。 为啥这些工厂这么怕失去美国设备?因为半导体生产设备这一块,美国企业确实太强势了。像应用材料、Lam Research 这些美国公司,加起来占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特别是在存储芯片生产设备上,他们更是几乎垄断,就像盖房子离不开钢筋水泥一样,三星、SK 海力士想造先进芯片,暂时还绕不开这些美国设备。这就好比人家掌握着厨房的钥匙,咱们想做饭还得看人家脸色。 有人可能会担心,外资工厂受影响会不会让咱们买电子产品更贵了?短期来看,确实可能有波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存储芯片都来自这几家在华工厂,如果生产受限,供需失衡肯定会导致价格上涨。 但大家别忘了,咱们中国早就不是只能依赖别人的时代了。中芯国际现在在成熟制程领域已经占据国内 75% 的市场份额,他们的 90 纳米生产线用上了八成以上的国产设备,今年第一季度国产设备整体替代率也达到了 26.74%。这就像家里备用的工具箱,虽然还不够全,但关键时候真能派上用场。 更让人振奋的是咱们自己的存储芯片企业也起来了。长江存储最新推出的 SSD 产品性能已经达到国际旗舰水平,他们正加速扩建生产线,计划到 2026 年底把全球产能占比提升到 15%。 最关键的是,长江存储第一条完全用国产设备的生产线下半年就要试运行了,这意味着咱们不用看别人脸色也能造出先进存储芯片了。老美以为断了别人的粮,没想到反而让咱们自己的庄稼长得更壮了。 可能有人会说,咱们的技术跟国际顶尖水平还有差距。这话没错,但进步速度已经让老美坐不住了。以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几乎被美国、日本企业垄断,现在咱们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企业已经在不少领域实现了突破。 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甚至进入了台积电最先进的 5 纳米产线,这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就像咱们的乒乓球从追赶到领先一样,半导体领域的追赶虽然更难,但方向是对的,速度也在加快。 老美搞技术封锁,其实也是在逼这些外资企业选边站。但他们心里清楚,中国不只是生产基地,更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三星、SK 海力士在华投资都超过了 2000 亿人民币,这么大的投入不可能说撤就撤。更重要的是,咱们国内企业已经能提供越来越多的替代选择。就 像最近三星开始考虑用中国设备一样,当中国供应链足够强的时候,所谓的 "卡脖子" 就会变成老美企业自己的损失。毕竟,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放弃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说到底,老美这次撤销授权,表面上是针对外资工厂,实际上还是想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他们打错了算盘,越是封锁,咱们自主创新的决心就越坚定。 从长江存储的技术突破到华为海思的持续创新,从北方华创的设备突围到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张,咱们正在一步步构建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 现在国产半导体自主率已经从 2012 年的 14% 提升到 2022 年的 18%,预计到 2027 年能达到 26.6%。这个速度虽然不算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这事儿也让咱们看得更清楚,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能自己干出来。老美以为锁住工具箱就能拦住咱们,却忘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咱们同样能在半导体领域实现突破。可能这条路还会有坎坷,但只要咱们坚持自主创新,团结一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所以说,老美这次搞的新动作,短期看确实带来不少麻烦,但长远来看,反而会加速咱们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那些曾经被卡脖子的地方,终将成为咱们最强大的阵地。 咱们普通人可能不用懂那么多技术细节,但只要支持国货、相信中国企业,就是对自主创新最大的贡献。这一天虽然来得突然,但咱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好戏还在后头呢!
芯片买不到,日子还要过。美国把英特尔大连、三星中国、SK海力士中国拉进黑名单
【10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