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10号线消失的署前路站 这可能是我本人最长篇大论的一次讨论关于文化保育问

观察小诚 2025-09-16 01:20:09

广州地铁10号线消失的署前路站 这可能是我本人最长篇大论的一次讨论关于文化保育问题的思考:东山口署前路的路牌下面横穿而过的地铁10号线原本在此上方设站,成为下一个三线换乘的枢纽,2020年的一场保育运动最后断送了这个规划,5年后10号线开通了,这个车站也从根本上彻底消失 一座城市地铁的成功在于疏通和分流往来不同方向的人流,减少路面机动车的通行压力,因此换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太多的线路交而不换会使捷运属性降低。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和文化保育两个领域都有过参与的人,在署前路争议后很多的想法自此发生转变 回溯曾经公布的两次征地方案,第一期其实是最完美的,当中包括了现在的纪念馆,图书馆以及在建车站上方的建筑。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我是支持拆除现有的图书馆和纪念馆,待车站开挖后建成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不论在功能性还是美观性都会比原有的更适合当下的需求,建筑的保育在于它能够给后人提供更好的使用空间和价值,而不是一个老气横秋的破旧外壳 如果民国初年没有拆广州城墙,就没有后来的大马路以及两侧骑楼,如果当年黎先生没有提出拆出影响1号线的骑楼就不会有现在的1号线,文化保育不是那些不坐地铁自己私家车出行的陈某郑某画派大仙们,在背互联网后摇旗呐喊让年轻人盲目反对城市的建设,自己收获文保卫道士的形象 在我看来真正需要保育的并不是那些台风一吹就容易连根拔节的大榕树,也不是公共空间短缺墙体漏水的纪念馆,而是完善每座城区绿地的小公园,修复从孩童到父母都玩过的水泥滑梯,维护好曾经那些见证计划生育和公共宣传的绝版瓷砖画,这些能带来审美享受又能提供市民休闲功能的东西,往往不会受到那些盛世沽名的保育‘旗手’和异地走马上任的‘棋手’关注 城市的记忆 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 文化保育

0 阅读:21
观察小诚

观察小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