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他上前询问原因,竟然被那干部怒目呵斥到:“关你什么事,闪一边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拍手叫好。 王树声作为开国大将,早年投身革命,经历过多次战役,积累丰富经验。到1968年,他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负责多项重要任务,与上级领导协作顺利,多次获得肯定。他的作风注重实际,衣着简朴,从不讲究特殊待遇,身边同事常称赞他平易近人。这种习惯源于长期军旅生涯中形成的平等意识,他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避免脱离群众。 1968年某天,他到一基层单位检查工作,事先约定不透露身份,不享用特别安排,中午时加入普通食堂队列。这种做法体现了军队优良传统,强调官兵一致,不搞特权化。在队列中,他观察到一名干部取走5份饭菜,感到异常,因为这超出个人用量,可能涉及浪费或不公。他上前询问原因,却被对方推开并呵斥。 这种行为反映出个别干部的蛮横作风,影响团队纪律。王树声没有立即追究,而是通过了解周边情况,确认此人是单位某领导的秘书,平日办事强势,引起大家不满。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孤例,部分基层存在代打饭、多取菜的问题,违背节约原则。 王树声的军旅生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参加过鄂豫皖根据地建设,长征途中担任要职,抗战时期指挥多场战斗,解放战争中贡献突出。1955年授衔大将后,他继续在军队高层任职,专注于军事研究。1968年正值他工作繁忙期,但他仍坚持下基层,体现了责任感。 那天在食堂事件后,他迅速行动,向周围同志打听详情,获知秘书的日常表现,包括多次类似取餐举动,造成资源浪费。大家对这种作风意见较大,因为它破坏了集体公平。王树声认为,革命队伍必须维护官兵平等,否则会滋生不良风气。他饭后直接去找单位领导,说明情况,指出秘书行为违反纪律,需要严肃处理。这种直言不讳的态度,源于他一贯的原则性,不畏权势。 领导听取后,认可问题严重性,决定对秘书进行批评教育。秘书最终接受处分,并从岗位调离。这件事虽小,却体现了作风建设的必要性,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隐患。王树声的举动也提醒大家,领导者应带头遵守规则。 事件发生后,王树声继续完成基层检查,返回岗位。他的作风在军内广为传颂,许多同志学习他不搞特殊化的精神。那个秘书的蛮横表现,暴露了部分干部的脱离群众倾向,处分后有助于单位整顿风气。 历史上,王树声类似事例不止一桩,早年他就注重部队节约,严禁浪费。1968年这件事,成为他作风的典型体现,推动了相关单位的自查自纠。军队传统强调艰苦奋斗,这种事件纠正了偏差,维护了集体利益。 王树声逝世于1974年,享年64岁,生前多项贡献被肯定。他的事迹至今流传,教育后人注重实际,避免形式主义。那名秘书的结局,也警示大家,蛮横作风会带来后果,必须及时改正。整个过程逻辑清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体现了高效管理。王树声没有借助身份施压,而是靠事实说服,显示出内涵深刻的领导艺术。
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
最是一年春好处
2025-09-13 23:48: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