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台湾现在的风向变了,整个民意趋势都在转变。尤其是我平常所接触到的年轻人,

士气沉沉 2025-09-12 10:45:41

苑举正:台湾现在的风向变了,整个民意趋势都在转变。尤其是我平常所接触到的年轻人,他们现在会觉得公开讲自己支持民进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网红馆长两次大陆行,直接戳破民进党“精心"编织的谎言,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透过馆长的镜头,认识到真实的大陆,和来自大陆同胞的热情。 这种情绪的转变,并非空穴来风,它像一阵潜流,在岛内年轻一代的心底悄然涌动。这股潜流的源头,或许可以从一位网红的两次大陆行中窥见端倪。 被称为“馆长”的陈之汉,带着他的镜头和直率,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当他乘车经过横琴前往澳门时,窗外的景象让他忍不住一次次发出惊叹,那句“真是世界第一”的感慨,是对大陆基础建设最直观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红的旅行见闻,更像是一把钥匙,撬开了许多台湾年轻人心中那扇被刻意塑造的、关于大陆的想象之门。 他的直播镜头没有滤镜,没有预设的剧本,只有真实的街景、热情的同胞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这些画面,无声却有力地戳破了某些人精心编织多年的谎言泡沫。当馆长在深圳的第二天,对着镜头说出“不是敌人,而是家人”、“家人就该手牵手”、“该回家了”时,那声声呼唤,透过网络信号,抵达了岛内无数年轻观众的耳中,也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某种模糊却真实的情感联结。 馆长的镜头,成了一扇特殊的窗口。透过它,许多台湾年轻人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到了大陆的繁华与活力,感受到了来自对岸同胞不加掩饰的热情与善意。这种冲击是具体而微的,它远比刻板的说教更能改变认知。难怪他的大陆行直播,能在岛内创下惊人的2000万次浏览量纪录,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双好奇的眼睛,是无数被打破的固有印象。 岛内的网络投票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八成的参与者认为,馆长的这趟旅程,实实在在地为促进两岸的和平交流助了一臂之力。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它可能始于好奇,始于想“打假”的心态,但最终却沉淀为对真实大陆的重新认识,甚至萌生了亲身前来看看的念头。当“首来族”台胞证的申办数量在政策实施后环比猛增22%时,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颗被真实触动的年轻心灵。 苑举正教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由下而上的变化。他接触到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流露出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尤其是20至24岁的群体,这种亲近感尤为显著。这种认同感的回归,与民进党当局某些做法的不得人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曾让赖清德当局的凉薄暴露无遗,寒了无数百姓的心。而他们策动的那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免”,最终以61.4%民众不赞成的惨淡结果收场,更是清晰地映射出民意的背离。 当赖清德与萧美琴这样的“双独”组合还在鼓吹“积极战备”,抛出军事计划时,岛内年轻一代的目光,却早已越过这些陈旧的对抗思维,投向了更广阔、更真实的大陆。他们不再轻易被煽动,更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馆长那句简单直白的“我是中国人”,在当下的台湾岛内,尤其是年轻人中间,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可能引来侧目或争议。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是认同的回响,是风向转变的信号。这变化或许尚在萌芽,却已足够清晰。 当年轻人不再羞于表达这份身份认同,当他们更愿意拥抱真实而非谎言,两岸之间那道无形的墙,是否正在被一种名为“家”的情感悄然融化?苑举正教授所观察到的“风向变了”,正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体、一次次真实的接触、一句句朴素的呼唤,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静静流淌在海峡之上。

1 阅读:3954

评论列表

dadachon

dadachon

11
2025-09-12 13:44

那些台蛙,明知错也不会改,还是赶紧制定好武方案吧

用户10xxx03 回复 09-12 15:07
B站视频,金灿荣说老美预计2027应该是最后武统了 他也这么认为,有理有据

蒜头 回复 用户10xxx03 09-12 20:08
快点统一了,枪击馆长的主谋昨天被无罪释放了,别在统一前让馆长成为烈士了。

信任自然可求真

信任自然可求真

5
2025-09-12 21:49

台湾年青人追求幸福,只有一个最大的机遇。值得思考珍视。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2
2025-09-12 20:49

静观其变,长缨在手,

信任自然可求真

信任自然可求真

2
2025-09-12 21:50

当美国的马仔能不能得到幸福??

金龙

金龙

1
2025-09-12 21:35

为馆长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