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鄂尔泰向雍正帝主动请缨,要解决西南各地的土司难题。大家都以为雍正会像

混沌于浮云 2025-09-11 18:45:18

1726年,鄂尔泰向雍正帝主动请缨,要解决西南各地的土司难题。大家都以为雍正会像康熙那样“怕折腾”,谁知雍正竟大为赞同:好!朕封你为西南三省总督,你尽管放手一搏,替朕摆平这道难题! 鄂尔泰出生在康熙十六年,满洲镶蓝旗西林觉罗氏家族,父亲鄂拜是国子祭酒,家族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效忠清廷,获得世管佐领职位。他从小读儒家经典,康熙三十八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之后康熙四十二年袭佐领,授三等侍卫。进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康熙末年升内阁学士。雍正上台后,他调任江苏布政使,又去广西巡抚,雍正三年升云南巡抚。那时候他已近五十岁,对西南土司制度弊端了解很深,土司们掌控军政,中央指令难执行,税赋征收麻烦,边疆不稳。他在工作中阅读地方志,询问官员,积累经验,为后来上书打基础。 雍正四年春,鄂尔泰上奏折陈述西南云南、贵州、广西土司问题,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土司世袭,改派流官管理。雍正批准,任命他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全权处理。周围大臣以为雍正会像康熙一样避开麻烦,但雍正支持他大胆行动。鄂尔泰收拾行装,雍正赐御用轿子,他启程前往西南。这事从上书到任命,显示雍正对边疆稳定的重视,也反映鄂尔泰的准备充分。 鄂尔泰到云南后,先调兵包围乌蒙土司府,处理反抗者。贵州广顺州土司主动交权,鄂尔泰发委任状,封为流官,保留财产。对顽抗土司,派兵威逼,威胁没收财产,很多土司选择投降。第三步迁土司家族,如云南车里刀氏迁到山东,断其根基,避免复叛。雍正听到报告,赞赏这法子,又担心鄂尔泰身体,送去药物。雍正五十岁寿辰后,剩菜装盒加急送云南,附信表示君臣共餐。 雍正九年,最后土司交铜印,三省改土归流完成,政府控制土地增加,人口增4万户。鄂尔泰返京途中,一苗族老汉送鸡蛋感谢。他回京,雍正封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一等伯、署理镶黄旗满洲都统,赐新宅,亲题匾额公忠弼亮。雍正十三年崩逝,遗诏鄂尔泰配享太庙。乾隆即位,鄂尔泰晚年门生聚集,乾隆三年因学生案降两级,他退隐不问政事。乾隆十年病逝,享年66岁。 改土归流不是小事,清朝从明代就开始零星尝试,但大规模在雍正时期推行。鄂尔泰上书前,西南土司常闹事,如东川、乌蒙、镇雄由四川划给云南处理。他主张一劳永逸,雍正批准后,先从闹事的土司入手,革除世袭,派流官直接管辖。这政策加强中央控制,减少地方割据隐患。过程分步骤,先军事震慑,再优待归顺者,最后迁徙断根。结果,西南边疆稳定,税赋收入增加,人口纳入户籍。 鄂尔泰的仕途起步不算顺,康熙时从中举到侍卫,再到翰林,雍正才重用。他在江苏、广西、云南任职,处理地方事务积累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熟悉。土司制度从元代延续,明清都想改,但康熙顾虑多,没大动。雍正不同,鄂尔泰的建议正合他意,决心从根上解决。任命总督后,鄂尔泰统筹三省,调兵平乱,政策灵活,区别对待顽抗和归顺土司。 推行中,鄂尔泰用“三板斧”:先杀鸡儆猴,处理刺头;再给归顺者好处,保留财产封官;最后迁家族远方。像刀氏迁山东,家人初见海惊恐,以为投海,但实际为弱化影响。雍正支持这些措施,多次嘉奖,还送药和寿宴剩菜,显示信任。五年完成,土地人口大增,中央权威加强。 返京奖励丰厚,雍正封顶官职,赐宅题匾。鄂尔泰一生不攀附权贵,但晚年门生多,引起乾隆忌惮。降级后退隐,病逝时66岁。他的贡献在改土归流,影响西南至今。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