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我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然后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 说起越南高铁这事儿,真有点像一部反转剧。最早的时候,越南一门心思想让自己也有高铁,把河内直接连到胡志明市,想着一通高铁下去,不仅国内交通翻天覆地,连经济都能跟着起飞。 越南政府最初还挺自信,认为靠着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肯定能吸引一大票国际高铁巨头来抢项目,到时候只要坐着等,谁给的条件好就选谁,自己还能顺便薅点技术羊毛,做个“渔翁得利”的好买卖。 这想法说实在的,刚开始看上去也没毛病。毕竟高铁是个大蛋糕,放眼全世界,能拿得出手的高铁技术其实就那么几家:我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越南觉得,只要项目体量大,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而且越南摆明了态度,合作可以,技术得留在越南,最好啥都教会,今后自己能独立修高铁。 最早,越南的确和我国高铁团队接触过。我国产的高铁,说白了,已经在全球打出名气。从印尼雅万高铁到中老铁路,我们的团队不光建得快,技术成熟,关键是服务周到,能提供从设计到运营一条龙,融资政策还灵活,愿意带着对方一起成长。 对于像越南这种还没摸过高铁门道的国家来说,这其实是个不小的机会。但越南这边,想法有点多。他们嘴上说着合作,心里却想着“只要技术,不要依赖”,核心东西必须自己掌控。明面上说要本地化、技术转让,实际操作上对我国高铁设了不少门槛。 结果,越南这边一边对我国说“你别转让全部技术”,一边又觉得如果自己多放点条件,其他国家也会照单全收。于是越南开始四处张罗,先后把橄榄枝递给日本、法国、德国、韩国等高铁大佬。 日本新干线确实来了几趟,考察过项目,但人家的原则一直是核心东西绝不外流,最多只是卖设备、搞点运维服务,关键系统死活不转让。 法国和德国其实更直接,觉得越南市场太小,投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还要搭上高额技术转让,根本不划算。韩国也是有心无力,自家高铁不少部件还得靠别人,谈什么核心技术输出? 越南这番全球“求亲”下来,结果就是一个字:冷。人家不是没兴趣,而是觉得条件太苛刻,风险又大,关键是越南这边要价还高。 大部分高铁强国早就不是“谁都抢着干”的年代了,尤其高铁这种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亿,还得担心后续运营和维护,没人愿意轻易冒险。 而且越南的政策经常变,审批慢,征地又难,国际企业都觉得不靠谱。 于是,越南高铁一时间陷入两难。国内一部分人还高喊着“自主高铁”,但也有人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高铁不是搭积木,核心技术不是说转就能转,靠一腔热情和喊几句口号就能搞定?越南财政本来就压力大,汇率波动大,真要自己全搞,恐怕不但高铁建不起来,还会拖累国家经济。 其实,看看周边国家,大家对我国高铁的认可度高不是没有理由。像印尼雅万高铁,别看最初有些波折,最后还是顺利通车,运行稳定。中老铁路更不用说,不仅方便了两国百姓,还带动了沿线经济。 我国高铁团队在海外项目上的做法,一直是“你需要啥,我帮你解决啥”,不光卖技术、卖设备,还帮忙培训人才、搞金融支持,让对方也能参与管理和维护。很多国家就是看中了这种合作模式,才愿意选我国高铁。 我国高铁之所以被越来越多国家选择,不光因为价格有优势,更因为我们愿意一起成长、一起分担风险。 越南如果能吸取这次“全球跑断腿”的教训,调整思路,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东南亚高铁网络的重要一环。 高铁的意义,不只是速度,更是国家发展的大动脉。越南只要放下心中的那点“技术焦虑”,别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放开点姿态,未来肯定能搭上时代快车。 毕竟,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懂得合作、愿意共赢的人。 参考信息网:越南要重走中国的高铁路吗?——观察者网
越南人本来是带着满心骄傲迎来九月二号的纪念日,巴亭广场上人潮涌动,三万观众挤在街
【3评论】【2点赞】
一个小号
越南那么大点地方也修不了多长高铁,修一条贯通南北的高铁还要修建国提供贷款,而且利息还不能高。要技术又不如韩国出的起钱直接买!太贪心谁愿意搭理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