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曾在日本电视台直播中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NHK

韫晓生 2025-09-08 14:42:16

[太阳]曾在日本电视台直播中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NHK中国主播,被判赔1100万元!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前NHK中国主播直播中称“钓鱼岛是中国的”,被判赔1100万日元)   他只用了22秒,便让NHK的直播间全球瞩目。前华裔主播胡越,在新闻稿被篡改后,毅然脱稿,用中英文宣告钓鱼岛主权并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罪行。   胡越,这个曾被视为“温和”的媒体人,为何突然爆发,公开挑战日本媒体?如今面临着巨额赔偿、职业生涯尽毁的代价,他身上媒体独立性、历史真相与个人良知之间,正在上演着怎样激烈的交锋?   这位在NHK工作了22年的主播,并非一个冲动的人。他1997年赴日求学,毕业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在同事眼中,他是个“温和之人”。然而,这份温和之下,是长期的隐忍与挣扎。   在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氛围里,他时常感到不安,也曾对自己的待遇表达过不满。他甚至以钓鱼岛新闻为例,小心翼翼地询问过,是否可以拒绝翻译任务。   这份主播工作要求他“识时务”,他学了22年,但最终发现,有些“时务”是不能识的。他意识到,自己可以融入这里的语言和文化,却无法融入那种试图篡改历史的价值观。   2024年8月19日一则关于东京靖国神社涂鸦的新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新闻稿里,那句刺眼的“军国主义去死”被悄悄抹去,只留下一则轻描淡写的不雅事件通报。   胡越感到不对劲,他提议修改,认为这违背了新闻的客观真实。但责任编辑只是冷冷地让他“不要大声喧哗”,那一刻,胡越内心涌起一股力量,他决定为那些被遗忘的受害者发声。   他的抉择,或许正是无数海外华人共同面临的灵魂拷问:当真相被扭曲时,是选择沉默自保,还是挺身而出?   直播开始前,他在洗手间用铅笔匆匆写下了几行字。镜头前,他冷静地补充了被删掉的涂鸦内容,然后用清晰的中英文说出了那段令全球瞩目的话,整个过程,仅仅22秒。   NHK的反应快得惊人。两天后,劳动合同被解除。紧接着,一纸诉状递交到东京地方法院,称胡越的言论“严重损害了NHK在国内外的信誉”。   判决来得同样迅速,东京地方法院认定胡越的行为“严重损害内容客观性与准确性”,构成违法,判赔1100万日元。日本官方也随即介入,对NHK进行行政指导,敦促其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这起事件在NHK内部引发了一场地震。会长、副会长等四名高管自愿退还半月薪酬,负责国际广播的理事户田健二引咎辞职,另有五名员工受到纪律处分。面对调查,相关人员的解释“事发突然,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而NHK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更是耐人寻味。从此,NHK的中文新闻里再也听不到人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绝对服从的人工智能。这与其说是技术升级,不如说是在杜绝任何人类员工“不听话”的风险。   身在中国国内的胡越,并未出庭应诉,今年8月30日,他在微博上写道:“与历史为敌者,和屠杀者同罪。反省历史,方有未来。”立场坚定,一如当初。   这起事件拷问着每一个媒体人:媒体人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当钓鱼岛主权、南京大屠杀这些国际社会早有公论的事实,在某些媒体中竟成为禁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警示。   胡越用22年的职业生涯,换来了22秒的“自我救赎”。这代价是沉重的,但正如旁人所说,1100万日元无法衡量一个人的脊梁、一个民族的记忆和一段不容篡改的历史。   在融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代价是丢掉底线,那这样的融入毫无意义。他的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个好员工,更是个好中国人。   胡越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处,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对历史根源的铭记和对核心价值的坚守。每个人,都应该有为真相发声的那“22秒”。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东莞狂魔

东莞狂魔

1
2025-09-08 15:26

吾辈楷模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