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9月5日,河南新密,男子开着自己的新车,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去游玩,结果在高速路上,跑了600公里,就花了13个小时,有7个小时是在充电的路上,他很恼火,当他向车店反映这个情况,他们的回复让男子更气了,他们竟然说这是正常的。 (信息来源:都市报道——600公里跑13个小时,7小时都在充电!“跑的时间还没充电时间长!”大哥急坏了:现在一直没人管!) 河南新密的郭先生钻进了刚提一年的新能源轿车,这趟周边游计划了小半个月,郭先生本想用新车的安静和省油,给妻儿一场舒心的旅行,没承想,满心期待最终全耗在了充电桩前。 上了高速,郭先生特意把车速稳在 100 公里上下,没敢开太快。仪表盘上的续航数字却没给面子,掉得比导航提示的路程还快。 他起初没当回事,服务区的蓝色充电桩标识在高速路上随处可见,总不至于没地方补电。可当续航预警灯开始闪烁时,麻烦才真正找上门。 接连掠过两个服务区,第一个里四台充电桩全被占满,;第二个更糟,两台桩贴着 “设备故障” 的纸条,剩下的一台还在检修。郭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心沁出了汗,妻子也收起了笑容。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空位。插上充电枪,看着进度条以每小时 20% 的速度慢悠悠爬升,郭先生只能拉着妻儿去服务区便利店买吃的,来回踱步打发时间,这一充就是两个多小时。 剩下的路彻底成了 “找桩 - 等待 - 充电” 的循环。原本 400 多公里的路程,绕来绕去多跑了 200 公里,等终于抵达目的地时,天都黑透了。 孩子早已在后排睡熟,小脑袋歪在安全座椅上,妻子揉着酸胀的肩膀,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满心的游玩兴致早被磨得干干净净。郭先生熄了火,看着眼前崭新的车,一股火气从心底直往上冒。 返程后的第二天,郭先生就抱着购车合同冲进了 4S 店。可店员听完他的遭遇,脸上没半点歉意,只摊了摊手说:“这太正常了,电动车跑高速本来就费电,续航打折扣、充电时间长都是行业普遍现象,不算车辆质量问题。” 十几万买的车,非但没省事儿,反倒添了堵,对方这轻描淡写的态度,像是在说他小题大做。无论他怎么据理力争,店员始终咬定 “这不是毛病”,那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让郭先生憋了一肚子委屈。 他忍不住向网友寻求帮助。评论区的各种声音涌进来,倒让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些。有人带着调侃说,这是电车给的 “强制放松券”,充电时正好逛逛服务区,总比在路上紧绷着强;也有人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吐槽,说电车的 “优点” 就是能把人的耐心磨得一点不剩。 也有很多人则给出了实在的建议,远途出行前得提前查好充电桩的实时状态,避开高峰时段,电车市区通勤是把好手,跑长途就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还有人说从最早的自行车到后来的柴油车,哪样新东西不是在麻烦里慢慢变好的?再过几年快充技术普及了,充电桩布得更密了,这些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郭先生不得不承认,当初买车时只盯着市区通勤的便利,压根没考虑过长途出行的短板,确实有点欠妥。但 4S 店那敷衍的态度,还是让他心里不舒服。就算是行业共性问题,好好解释、给点实用建议也行,总不能把消费者的不满当空气。 这场被充电耗掉的出游,照出了新能源汽车眼下的尴尬。但网友的话也点醒了他,任何新技术成长都得有个过程,消费者的吐槽和反馈,或许也是推着行业变好的力量。 郭先生感慨下次再计划长途出行,提前查好充电桩、算好续航,不再打无准备之仗。他也盼着,再过几年,电车能真正摆脱 “充电焦虑”,让 “说走就走” 不再是一句空话。
“倒大霉了!”河南,妻子非要买条1000多的裤子,男子不愿意就吵起来了,期间从妻
【291评论】【351点赞】
风叶也好奇
我们续航310的星愿也是两个多小时充一次,差不多45分钟充满,服务区充电桩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