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一位75岁的老太太摔倒在地无人帮忙,她喊着“我不讹人”,公交司机好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07 23:39:14

2024年广东一位75岁的老太太摔倒在地无人帮忙,她喊着“我不讹人”,公交司机好心将她送往医院,却被老太太的家属反咬一口,要求赔偿100万元,最终,法院作出了判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卫国是广州一名公交司机,驾驶245路已经有些年头,每天清晨天未亮,他就早早起床,检查车辆、准备出车,一整天都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他习惯了车水马龙,也习惯了人来人往,遇到有人需要帮忙,他从不推辞。   2024年夏天,马卫国像往常一样在天河体育中心公交站进站,站台上,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围人群迅速散开,监控画面清楚地记录了这一幕,马卫国停车后,走近老人查看情况,并拨打急救电话,为了避免后续麻烦,他用手机拍下整段过程,还协助老人移到阴凉处等待救护车。   这件事原本可以止于此,可几天后,老人家属找上门,提出巨额赔偿,他们认为马卫国的公交车让老人紧张,导致意外发生,尽管公交公司提供了GPS数据、车载录像、站台监控,甚至有目击者拍下了事发经过,证明公交车根本没碰到老人,可家属依然不依不饶。   案件最终上了法庭,法官查看全部证据后,认为公交车与老人摔倒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驳回了对马卫国的所有指控,这场纠纷耗时数月,虽然结局公正,但马卫国的生活早已被搅乱,他没想到,一次出于责任的行为,会引来如此多的麻烦。   这不是个例,在深圳,公交司机马师傅也遇到过类似经历,他多年来一直热心助人,甚至为突发低血糖的乘客送上自己的食物和水,但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善意轨迹,那天,一位老太在下车时摔倒,马师傅将她送往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没想到老人家属反咬一口,声称是马师傅造成的事故,要求赔偿。   尽管有监控录像,尽管马师傅只是出于好意,家属依旧坚持索赔,他们无视事实,甚至对外散播不实言论,即便最终警方还了马师傅清白,这场风波还是让他彻底寒了心。   另一件发生在深圳的事件也令人唏嘘,公交车上,一位老太太摔倒后,司机马师傅犹豫了,他担心被讹,但又不忍心看着老人躺在地上,他选择相信人性,扶起老人,还送她去医院,出于自保,他拍了视频,贴了告示,寻找证人,结果老人家属依然指责他推人,直到有乘客提供了视频证据,才揭开了真相,马师傅再一次“逃过一劫”。   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善意总是走在风险的边缘,人们不是不愿意帮助,而是害怕被误解、被讹诈、被舆论审判,做一个好人,竟然成了一种需要“证据”的行为。   这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信任正在被侵蚀,当做好事需要视频作证、需要提前防备、需要法律撑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我们曾经相信“好人有好报”,但现实却让这句话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也不能忽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2024年广州的这起案件之所以能迅速厘清,离不开完善的监控系统和法律条款的支持,《民法典》明确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的人,如果造成对方损害,可以免责,这一条款为善意提供了保护伞,也修复了部分社会信任的裂痕。   数据显示,广州市公共场所的监控覆盖率已接近全面,因见义勇为引发的纠纷案件也因此明显减少,这说明,技术手段和法律保障可以为善意提供依靠,只要真相可还原,社会就不必在“扶还是不扶”之间反复拉扯。   制度再完善,也无法完全消除人们内心的顾虑,一个人摔倒在地,路人驻足观看却无人上前,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不是人心冷漠,而是害怕麻烦,每一次新闻曝光,每一次讹人成功的案例,都会让更多人选择沉默和回避。   不该让扶人的人心里发凉,不该让帮助变成冒险,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有可能成为那个需要被扶的人,今天的不作为,可能就是明天的无助。   马卫国、马师傅们的经历,是一次次善良的考验,也是一面面警醒的镜子,它们提醒我们,不能让好心被辜负,不能让信任变成奢侈品。   信息来源:70多岁老太摔倒“讹上”公交司机,调出证据仍口出狂言:病好了我要去报仇!--人民资讯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一点零七

一点零七

2
2025-09-08 00:41

突然不知身在何处咋回事

桀骜冥王

桀骜冥王

2
2025-09-08 00:50

强烈建议修改法律 当诬告者诬告他人想获取巨额赔偿,因证据不足诬告失败,必须赔偿被诬告者同额数目钱财,如果诬告者钱财不够法院必须强制变卖诬告者房屋

用户14xxx21 回复 09-08 06:37
而且诬告者必须举证!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1
2025-09-08 00:55

什么时候讹诈是重罪,讹多少双倍赔多少,自己没有子女赔,没钱卖房赔!!人们才会敢再做好事!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