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了!韩国响应特朗普号召去美国建厂,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 9月4日清晨,佐治亚州萨凡纳西郊的工地还罩着薄雾,国土安全部探员分乘十多辆面包车直插厂区,把正在架设钢梁的475名外籍工人团团围住。现场照片显示,手铐在晨曦里排成一条银线,其中约300人持韩国护照。他们参与建设的,正是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被拜登政府誉为“铁锈带复兴标杆”的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尚未投产,韩国方面已承诺总投资超过210亿美元,规划明年下线首批电芯,全部投产后可提供8000个岗位。 被捕者并非现代正式雇员,而是多层转包后的“临时工”。韩联社拿到的执法文书显示,他们通过B-1商务免签或短期B-2入境,却持施工工具出现在工地,构成“非法务工”。美方探员施兰克称,这是国土安全部迄今在单点最大规模的移民执法行动,前期调查已持续数月。 消息传回首尔,韩国外交部连夜召见美驻韩临时代办,称“深感遗憾”,总统李在明6日下令成立跨部门小组“迅速解决”。但特朗普在白宫被问及此事时只淡淡回应:“非法外国人被执法,很正常。”一句话把韩方“盟友优待”的期待挡了回去。 幕后的僵局其实早已埋伏。现代汽车去年宣布追加90亿美元扩产计划时,特朗普正把关税大棒对准汽车及零部件,韩国对美顺差高达3500亿美元,被列为重点“敲打”对象。企业想靠“本地化”规避关税,却撞上了移民执法的另一面:美国建筑工人短缺,工期紧、工资高,总包商只能层层外包,最终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愿意拿低薪的外籍临时工。韩国厂商以为“到美国就能避开政治风险”,结果踩进了另一条红线。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座工厂原本是拜登时期敲定的“清洁能源样板”,特朗普上台后并未喊停,却用移民执法的方式让项目“急刹车”。韩企在美的投资逻辑瞬间尴尬:继续建,用工成本将大幅攀升;撤资,前期几十亿美元已经沉在佐治亚的红土里。进退之间,现代与LG股价双双跌逾4%,市值两天蒸发约120亿美元。 事件还在发酵。韩国国会已要求驻美使馆提供每名被捕者的律师名单,并考虑把原定10月赴美签署追加投资备忘录的行程降级。美方则放出风声,若调查证实“雇主知情雇佣非法劳工”,现代与LG可能面临每名员工最高1万美元民事罚款,项目投产日期或被推迟至少半年。 社交媒体上的韩国网民把星条旗和太极旗并排点燃,骂政府“跪错了方向”;美国本地建筑工会却拍手称快,称“终于拿回属于本土工人的岗位”。一场围绕“制造业回流”的高调合作,就这样在移民执法的寒光里沦为双输现场。评论区说说,如果美国既缺工人又赶工人,外国企业还敢继续“送钱送厂”吗?
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的那一天会到来,希望到时候别.....9月6日,《华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