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有一永不枯竭的“炮弹池”?600万发炮弹,稳稳送到俄前线

军事 09-03 阅读:335 评论:4
消耗战大干了2年多,俄军前线仍然能打的火热,从来没传出“缺弹少粮”的消息,原来,是神秘的东亚力量在背后支持。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真是没错,但对于俄罗斯来说,经济方面一直受到西方的制裁打击,手头的钱是真的不多。

但架不住后台关系硬,除了白俄提供绝对的军事支持之外,俄罗斯还有一位“好朋友”,为其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支援。

首先,要特别提到那条贯穿亚欧大陆的“钢铁长龙”,西伯利亚大铁路。近年来,这条铁路俨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运输带”。

每天都有满载弹药的列车从东亚地区出发,穿越茫茫西伯利亚荒原,一路奔向莫斯科,再经由这个枢纽转运至俄乌前线。这场庞大的弹药运输如果量化为车皮数量,达到惊人的13000节,足以环绕莫斯科一圈。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武器大迁徙”,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场惊人的弹药输送中,最慷慨的赞助商当属一个东亚国家,那个常被西方媒体形容为“与世隔绝”的国家。

这次他大手笔地提供了600万发炮弹给俄罗斯,比西方国家提供给乌克兰的数额多得多,十倍之巨,即便是美国也望尘莫及。

此外,这个国家还供应了火星战役战术导弹、远程反坦克导弹、机动式防空导弹、122毫米冰雹火箭弹炮弹以及122毫米榴弹炮炮弹等多种先进武器装备。

西方集团的联合力量似乎已经难以完全满足乌克兰的弹药需求,面对俄罗斯的强力输出,显得疲惫应对。

这不仅反映了西方工业体系的结构性失衡,更是其衰退的标志。长久以来,西方国家为了挣快钱,将大量生产线转移到海外,导致国内工业能力严重削弱,大量工人失业。虽然这种策略提升了金融市场的繁荣,但却动摇了实体工业和制造业的根基。

特朗普上台时曾喊出让工业回归美国的口号,但现实是,实现这点绝非易事。重建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和实体制造业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这过程不仅漫长,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反观俄罗斯,虽然其高端武器可能不如一些西方国家的最新科技那么炫目,但胜在“家底殷实”。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庞大军工体系,为俄罗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战争中能够持续输出强大火力。

同时,俄罗斯并不孤军奋战,还拥有数位“老兄弟”的鼎力相助。这些伙伴不仅经验丰富,经过多年的战争洗礼,底蕴深厚且可靠。他们合力支撑起俄罗斯的战争需求,再加上俄罗斯依赖石油出口积累的巨额收入,确保了充足的军费。

在对手拥有如此强大的后盾支持下,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整体而言,尽管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力度不断加大,但靠着自身的军事资源优势和强劲的外部援助,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表现依然强劲。

而西方正面临的工业和经济困局,恐怕短期内难以扭转,这无疑让乌克兰在这场对抗中的前景愈加黯淡。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09-04 09:09:28

    一堆屁话

  • 2024-09-05 04:19:36

    在军事上我们不会有任何支持,对乌克兰的战争,我们不赞同,在国际上,欧美国家一直在找我们军事支持俄的证据,而我们又不能明确反对这场战争,为了这,我们被世界人民不理解或被仇视,你还写这样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