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返回日本后发声 9月4日,出席九三阅兵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返回国内,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06 15:23:21

鸠山由纪夫返回日本后发声 9月4日,出席九三阅兵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返回国内,他在东京机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怀着反省和谢罪的心情参加了纪念大会。日本应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他出席了那场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的纪念活动,和60多位国际政要一起。   这趟行程从一开始就不简单。9月4日,他一回到东京机场,就被媒体围住追问。   面对记者,鸠山由纪夫一点也没回避,他直接说自己是怀着“反省和谢罪”的心情去的中国。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在本来就很热闹的舆论场里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其实啊,鸠山由纪夫有这样的态度可不是突然的。   他的家族就有点不一样。   他的祖父,在当年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是反对侵华战争的;他的父亲呢,还亲自参与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这种对历史的特殊看法,就好像是家族传承一样,深深地影响了他。   很多人可能都记得,2013年1月的时候,鸠山由纪夫专门去了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刻着遇难者名字的纪念碑前,他双膝下跪,为那些死去的人忏悔、道歉。   他清楚地承认,日本确实犯下了侵略罪行,南京大屠杀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在他自己看来,他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可在现在的日本社会,他这样的行为却成了“异类”。   他决定去北京,在日本国内遭到了右翼势力的强烈抨击。   更让人觉得难过的是,这种压力都影响到了他的家庭,他儿子甚至说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从鸠山由纪夫遇到的这些情况能看出来,日本社会当下对于过去的历史,缺乏直面的勇气央视新闻。   就像之前上映的《南京照相馆》等电影,只是反映了历史事实,就在日本被一些人扣上了“反日电影”的帽子。   但鸠山由纪夫还是去了北京,没管那些反对的声音。   他这一趟,不只是个人的谢罪之旅,更像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姿态。   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一个观点:日本必须要勇敢地面对曾经给亚洲邻国造成的伤害。   他觉得,只有承认错误,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和其他国家沟通,日本才有可能重新赢得世界的信任。   这可不只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未来。   他一直强调,日本要以史为鉴,这样才能真正地面向未来。   鸠山由纪夫的坚持,让他在日本政坛显得很孤独,但他的这份“固执”,也清楚地反映出了一个国家在历史记忆问题上的挣扎。   一个国家怎么面对自己的过去,将会决定它未来在世界上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鸠山由纪夫的每一次努力,不管有多难,都是对这个重要问题的一次探索。

0 阅读:0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