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得很清楚”,乌克兰战后重建,中国“决不会”参与。世界银行算过,乌克兰未来十年重建得花5240亿美元,快赶上它2024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倍了。就它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说白了就是个“穷光蛋”,这窟窿太大国际社会填不满。 中国对乌克兰战后重建的态度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决不会”参与,不是不想帮,实在是这事儿里的坑太多。 先不说别的,单看泽连斯基上台后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就知道这摊子有多难收拾——没打仗的时候就磕磕绊绊,工业没起色,农业出口还老受周边局势影响,财政收入常年紧巴巴的,全靠点外援和国际贷款勉强撑着。 结果这仗一打,更是把本就脆弱的经济彻底打垮了。工厂被炸得没法开工,农田要么成了战场要么没人耕种,基础设施断的断、毁的毁,老百姓要么流离失所要么只能守着残破的家园,这样的情况下,经济能不滑坡吗? 世界银行前不久给出的评估报告里有组数字特别扎眼:乌克兰未来十年要完成重建,至少得花5240亿美元。 这数字看着抽象,咱们对比一下就知道有多夸张——2024年乌克兰的GDP预期也就190亿美元左右,5240亿差不多是这个数的三倍,相当于要让乌克兰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攒够这笔重建钱,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更让人没底的是,乌克兰的经济增长还在不断放缓。2024年的增长率已经跌到2.9%,到2025年预计还会往下掉,只剩2%。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光没钱搞重建,连维持基本的国家运转都得靠别人接济。就拿去年来说,光财政资金缺口就有100亿美元,要不是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断断续续给援助,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可即便有援助,钱也很难真正用在刀刃上——乌克兰的官僚体系效率低得离谱,项目审批流程能拖上好几个月,一笔援助款拨下来,层层审批、层层卡壳,等真正到项目上的时候,要么错过了最佳实施时机,要么早就被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耗掉了一部分,这样的效率,就算真有人愿意投钱搞重建,谁能保证钱不会打水漂? 再说了,这5240亿还只是初步估算,真要动工,后续说不定还会冒出更多额外开支。毕竟战争造成的破坏远比表面看到的严重,很多地方得先清理战场、排雷,才能开始重建,这些都得额外花钱;而且重建过程中要是遇到材料涨价、人工短缺,成本还得往上加。 这么大的窟窿,就算把所有西方国家的援助加起来,恐怕也填不满,更别说现在很多国家自己都面临经济压力,对援助乌克兰的态度早就没了当初的积极,有的甚至开始打退堂鼓,想让他们持续掏钱填这个无底洞,根本不现实。 中国看得很清楚,这种情况下参与重建,不仅帮不上真正的忙,还可能把自己拖进去。咱们不是不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国家,可援助也好、合作也罢,得建立在实际可行的基础上,得让钱花在实处,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而乌克兰现在的情况,既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没有高效的执行能力,更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连自己要怎么重建、分几步走都没个清晰的规划,这种时候盲目参与,到头来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被各种复杂的局势裹挟,陷入不必要的麻烦里。 所以说,中国选择不参与乌克兰战后重建,不是冷漠,而是基于现实的理性判断。毕竟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笔对外合作都得考虑实际效果和风险,不能凭着一腔热血就拍板。 与其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入局,不如等乌克兰先稳定局势、理清思路,真到了有切实可行的重建方案,并且具备了实施条件的时候,再考虑以合适的方式提供帮助,这才是对双方都负责的态度。
“炸!炸!炸!”2025年9月4日,乌克兰当地人公开了,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州的机车
【4评论】【12点赞】
用户10xxx21
190亿X 3 = 5140亿?
用户65xxx51
乌克兰主要资产抵押或卖给犹太财团了,去重建就是好比他们买好房子和工厂就等你去给他们修路了,没有或者收益很低。再一个俄乌战争前乌克兰强制抢夺中国收购的公司还欠我们不少钱没还呢,小钱不还大钱投进去好比扔进粪坑,除了溅起臭气没一点好水。主要对外通道还被疯狗土耳其堵着,辽宁舰被他们讹诈事件也没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