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热议中国激光武器称:中国激光武器很好对付,激光武器发射的光可以用“镜子”

芸霄记史 2025-09-06 10:34:44

立陶宛人热议中国激光武器称:中国激光武器很好对付,激光武器发射的光可以用“镜子”反射回去,让他自己打自己。无独有偶,台湾省退役少将于北辰在多个场合放言:要是激光武器打无人机,就在无人机下面挂一面“镜子”把激光反射回去!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上,中国激光武器闪亮登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很多外国媒体对它议论纷纷,有称赞的,也有质疑的,甚至夹带着一些荒唐的观点,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所谓“镜子反射”,其实,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武器背后的科学原理。     2023年,沙特阿拉伯引进了中国的“天穹”防空系统,在战场上对胡塞武装验证过真实效果,那次胡塞一口气派出21架无人机发动袭击,最终全部在空中被拦下,拦截率100%,这些事实说明,中国的激光武器不只是实验室里的产物,而是能在战场上立刻发挥作用的装备。     除了实战案例,激光武器的速度和穿透力也是常规防空导弹无法比的,光速每秒30万公里,意味着它几乎可以做到锁定后立刻命中目标。   以车载“寂静猎手”为例,从发现到摧毁无人机只需5到6秒。百千瓦级的激光在800米距离能直接烧穿钢板,在几公里外也能熔毁无人机动力系统。   更关键是成本,一次发射只需几美元,而同样任务用一枚导弹就得花上百万,这种差距让激光武器被视为“无限弹药”,越打越省钱。     那“镜子”能不能挡得住呢?普通的镜面还没反射激光,就已经在高能量集中下被直接烧穿。要想造出能承受这种能量的反射镜,所需材料和工艺的成本可能比一整套激光系统还贵。   即便未来十几年技术有突破,激光武器的威力同样会升级,那时所谓的“镜子妙计”还是行不通,所以无论从物理还是经济角度看,用镜子反击激光只是一种想象,用来讲段子还能凑合,真上战场根本没戏。     中国的激光装备不是只有一个型号,而是覆盖了多个平台,陆地上有LW-30用于部队防空和基地保护,海上有舰载H/PJ-11用来拦截反舰导弹,空中有歼-16试验机安装了激光装置,能空中反导或削弱敌方预警机。   固定阵地还有“低空卫士”升级版,具备反卫星和导弹拦截能力。这些不同平台共享技术积累,中科院的KBBF晶体和国防科大的激光相干合成技术,让中国激光水平处在世界第一梯队。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还在研发中红外波段激光,预计2027年完成,这种类型可以快速穿透雾霾和沙尘,极大提升沿海复杂环境中的使用效率,可以想见,未来十年激光武器的作战场景一定会更广。    从立陶宛网友到台湾退役将领,所谓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问题,不过是不了解现状的空想罢了。

0 阅读:2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