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军飞机低空扫射我军阵地,一个急红眼的战士端起机枪往天上射了14枪,怒吼道:“大不了就枪毙我好了。” 关崇贵1924年11月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小杨乡,那地方后来叫梅河口市,农村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干农活,身体练得壮实。1947年春天,他响应号召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当了新兵,从扛枪起步。那时候部队搞土地改革,他跟着队伍到处走,学射击和战术,很快就上手。1948年夏天,他入党,成为正式党员,参加过几次战斗,负责运弹药什么的。 1949年,部队南下解放战役,他也掺和进去,积累了不少经验。1950年10月,他编入志愿军42军125师375团1连1排2班,当副班长,跨鸭绿江去朝鲜。入朝后,他操作捷克式轻机枪,枪法越来越准。在初期战斗中,他带班组挖工事,支援连队推进。多次实战让他明白战场的残酷,美军装备先进,志愿军得靠智慧和勇气顶住。到1951年初,他已经是个老练的射手,班里战士都听他的指挥。 1951年2月24日,第四次战役打得正激烈,关崇贵部队守汉江北岸614高地。夜里,他带战士挖掩体,准备防御。早上,美军飞机群过来,低空投弹扫射,阵地伤亡增加。关崇贵见战友中弹倒下,忍不住端起轻机枪冲出掩体,对准一架P-51战斗机射击。战友劝他别违反规定,轻武器不能对空,以免浪费弹药暴露位置。但他不管,先射7发,没中。敌机飞行员经验丰富,转弯俯冲过来。关崇贵又射7发,这次敌机尾部冒烟,坠进山谷爆炸。飞行员跳伞太晚,高度不够,直接摔死。其余敌机逃走。这事违反了志愿军早期规定,因为刚入朝时没防空武器,有人乱射浪费弹药,还招来更多轰炸,所以禁令出台。关崇贵知道风险,但还是开了火。 关崇贵击落敌机的事传遍团里,大家佩服但担心处分。团领导欣赏他,却得按纪律办,上报师部,一级级传到军部和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听说后,觉得这是好经验,轻武器能打飞机,下令嘉奖,不罚反奖。全军推广这方法,后来志愿军用类似方式击落更多敌机。关崇贵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升副连长。他主动承认错误,但领导保护他,继续战斗。 几天后,连队转移阵地,他带战士阻击敌军。战友陆续牺牲,他一人守高地两天三夜,用机枪射击,收集敌枪支弹药,击退多次进攻,阵地没丢。抗美援朝结束,他1953年回国,转业到吉林地方工作,从事基层事务。退休后,参加老兵活动,讲战场事。1988年,他因病去世,留下英雄事迹。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