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午盘,港股“果链”突然集体跳水,鸿腾精密一度跌近10%,丘钛科技、蓝思科技也都被砸到深水区,成交放量到平日三倍,恐慌盘汹涌。把镜头拉回48小时前,DigiTimes放出一句话:“从下个月开始,拿不到机器人上岗证的工厂,别想再摸iPhone订单。”一句话,像按下核弹按钮。 苹果这次没有半点犹豫。过去它还会体贴地塞给供应商一张支票,帮他们换设备、买新机床;现在直接把账单甩回去:“想继续吃苹果饭?自己掏钱买机器人去。”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全线适用,没有例外。根据供应链流出的内部邮件,苹果给出的时间表只有短短12个月——超过期限,直接踢出局。 鸿腾精密是鸿海的亲儿子,上半年刚交出23亿美元营收、11.5%增长的答卷,净利润却倒跌7.5%,毛利率已经被原材料和人工挤得只剩一层皮。现在苹果突然要求它再掏出数亿美元给产线“换血”,股价瞬间被空头暴击,盘中最低砸到4.21港元,全天成交5.7亿港元,创两年半新高。富途后台数据显示,午后散户净卖出比例高达62%,机构却在偷偷接刀。 蓝思科技同样不好过。它刚在长沙新建的盖板玻璃工厂还没回本,就被要求追加机械臂、AGV、AOI检测站,整套自动化方案报价接近3亿元人民币。一位内部工程师透露,苹果审核团队上周已经进驻,拿着秒表量节拍,任何人工工位超过3秒就标红,必须换成机器人。蓝思董事长周群飞在电话会议里无奈地说:“这是生死考,不跟就出局。” 真正让供应商背后发凉的,是苹果这次“一刀切”背后的算盘。美国新一轮的关税清单9月15日就要落地,苹果必须赶在政策生效前把产能迁出高关税地区,而机器人恰好是最廉价的“搬运工”——不需要宿舍、不罢工、24小时连轴转。供应链专家测算,一台六轴机械臂18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此后每年省下的人工费用超过4万美元。苹果算盘打得精,却把风险全部转嫁给下游。 别忘了,苹果自己还在碳中和倒计时。2030年全链路零碳,时间表比自动化更紧。京东方、立讯精密、欣旺达等55家中国核心伙伴早已签下100%绿电协议,现在又要追加“零人工”硬指标。一位苹果环境项目经理私下透露:“碳排可以靠买绿电,良率必须靠机器人,苹果不会再为任何‘人’的失误买单。” 午后跳水的不止股价,还有数十万流水线工人的饭碗。富士康郑州园区门口的中介今天直接贴出告示:“暂停招募,内部转岗培训自动化运维。”工人们把行李摞在路边,一脸茫然。 故事讲到这里,你觉得苹果冷血吗?还是供应商太迟钝?评论区等你开炮。 信息来源: IT之家 2025-09-02《苹果强制供应商转型自动化,涉iPhone、iPad等主要产品线》 财联社 2025-09-02《苹果供应链将迎来大重整?供应商若不自动化生产将失去未来合同》 南方财经 2025-09-02《港股苹果概念股午后持续下跌,鸿腾精密跌超9%》
最终还是韭菜承担所有!针对这轮轰轰烈烈的科技牛市,官方媒体已经定性,是为了科技
【12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