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总理梅洛尼9月1日发文说:“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称意大利在搞“税收倾销”、损害法国利益,这种说法令人震惊且完全毫无根据。” 贝鲁的指控说白了,就是觉得意大利通过降低税率吸引企业,抢了法国的“生意”。 但梅洛尼的回应很硬气:意大利经济的吸引力靠的是稳定和信誉,不是搞歪门邪道。这里面有个关键数据——意大利政府把2016年推出的“单一税”政策税额提高了一倍。 啥是“单一税”?就是针对移居意大利的超级富豪,不管你之前在海外有多少资产,每年固定交一笔税就算完事。 原来的标准是10万欧元,现在涨到20万。这政策一调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意大利非但没搞税收优惠,反而在收紧口子。 对意大利来说,提高“单一税”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这项政策本来是为了吸引富豪来意大利定居,带动消费和投资。结果现在税额翻倍,说明意大利根本不稀罕靠低价税收抢人。 就像开店做生意,你见过老板把打折商品的价格往上调的吗?这操作本身就反常识。 不仅如此,梅洛尼反过来指责意大利才是受害者。她提到的“欧洲避税天堂”,其实就是瑞士、列支敦士登这些国家。 这些地方因为银行保密制度,成了有钱人藏钱的“保险箱”。意大利人在瑞士的存款保守估计有1500亿欧元,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税款就这样“蒸发”了。 意大利这些年和这些国家签了一堆税务信息交换协议,就是想把钱追回来。 梅洛尼还在最后呼吁法意携手,在欧盟层面打击税收倾销。这招挺高明——把双边矛盾升级成欧盟内部事务,既避免直接对抗,又能借助欧盟规则施压。 毕竟波兰今年刚当上欧盟轮值主席国,正憋着劲儿要推进税收协调,这时候站出来呼吁合作,政治上很正确。 这场口水仗的根子,在于欧洲各国对经济资源的争夺。意大利这些年经济表现不算差,2023年GDP增长了2.8%,在欧元区里算中上水平。 但法国也不好过,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企业外流的压力不小。贝鲁的指控,说白了就是想给意大利扣个“不公平竞争”的帽子,逼它收敛点。 但梅洛尼不吃这一套。她手里有两张王牌:一是意大利的税收政策确实没毛病,提高“单一税”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欧盟正在推进的税收改革,比如DAC9指令,要求跨国企业统一申报补税信息,这正好和意大利打击避税的立场合拍。换句话说,梅洛尼是在借欧盟的势,给自己撑腰。 法意之间的税收摩擦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年间,法国就曾因为农产品补贴、奢侈品关税等问题和意大利闹过别扭。 这次的“税收倾销”指控,其实是老问题的新表现。但和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意大利腰杆子更硬了——2024年和瑞士、列支敦士登这些避税天堂签了一堆协议,光追回来的税款就有几十亿欧元。有了这笔钱打底,梅洛尼说话自然有底气。 另外,意大利这次选择公开回怼,也有国内政治的考量。梅洛尼所在的兄弟党一直以“强硬派”形象示人,在打击腐败、整顿经济上口号喊得很响。 这时候如果对法国服软,很可能被反对党抓住把柄,说成是“出卖国家利益”。所以她必须硬气到底,既能巩固国内支持,又能在欧盟刷一波存在感。 这场口水仗让欧盟有点骑虎难下。一方面,欧盟确实在推动税收协调,比如波兰提出的增值税改革,目标就是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税收差距。 另一方面,欧盟又不能直接插手成员国的税收政策,毕竟这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局面有点微妙:大家都知道税收竞争是个问题,但谁也不愿意先让步。 对梅洛尼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把水搅浑,让欧盟出台更严格的反避税措施。这样既能打击瑞士这些“老对手”,又能间接证明意大利的清白。 而法国呢,可能更希望欧盟对“税收倾销”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把意大利的某些政策框进去。但从目前来看,双方的分歧还挺大,短期内恐怕难有实质性进展。 这场风波接下来可能有三种走向: 第一种可能,法意私下里达成某种妥协,比如意大利承诺不再扩大税收优惠,法国则不再公开指责。这种情况可能性最大,毕竟欧盟内部天天吵架对谁都没好处。 第二种,波兰借着轮值主席国的身份,把税收倾销问题提上议程,推动欧盟出台统一标准。这对意大利有利,但法国可能会联合其他国家抵制。 第三种,如果欧盟真的开始打击税收倾销,瑞士、爱尔兰这些传统避税天堂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目标,欧洲的税收格局可能会迎来大调整。 不管怎么走,有一点很清楚:在经济压力下,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9月1日发文说:“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称意大利在搞“税收倾销”
天天纪闻
2025-09-02 16:38: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