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真不好意思,昨天聚餐忘了叫你,你不会介意吧?" 当部门主管张姐带着歉意的笑容对我说出这句话时,我条件反射般地回答:"没事,没事,我昨天也有安排。" 可看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轻蔑,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 35岁的我,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竟然还在犯这种低级错误。 直到后来发生的那件事,我才明白这句看似简单的"忘了叫你"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复杂的职场潜规则...... 01 我叫王晨,今年35岁,在一家中型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按理说,这个年纪和职位,我应该在职场人际关系方面很有经验才对。可是最近一年,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公司里的存在感很低,总是被边缘化。 这种感觉始于去年部门重组。 原来我们创意部有12个人,重组后被分成了两个小组,我带一个组,同事李明带另一个组。李明比我小两岁,但是很会来事,跟领导关系处得特别好。 刚开始我没有太在意,觉得大家都是同事,没必要搞什么小圈子。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李明那边的人总是有各种聚会,而我和我的组员很少被邀请。 第一次意识到问题是在三个月前。 那是周一早上,我到公司时听到几个同事在聊周末的聚餐。 "昨天那家火锅真不错,下次还去那里。" "是啊,李总请客就是大方,点了好多菜。" "拍的照片记得发群里啊,让没去的人也看看。" 听到这些对话,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没多想。毕竟工作之外的聚餐,不邀请我也是正常的。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中午吃饭时,李明主动走过来:"老王,不好意思啊,昨天聚餐忘了叫你,你不会介意吧?" "没事,没事,我昨天也有安排。"我习惯性地这样回答。 李明笑了笑:"那就好,下次一定叫上你。" 可是"下次"从来没有来过。 02 类似的事情开始频繁发生。 部门聚餐没叫我,事后说"忘了"。 同事生日聚会没叫我,事后说"以为你不喜欢这种场合"。 领导请客没叫我,事后说"看你平时挺忙的,不好意思打扰"。 每一次,我都是同样的回应:"没事,没事。"我以为这样显得大度,不会让场面尴尬。 但是我渐渐发现,我在公司里变得越来越透明。重要的项目很少分配给我,有价值的客户资源也轮不到我,连开会时大家都很少征求我的意见。 "老王,你最近怎么这么沉默?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有一次,人事部的小刘关心地问我。 "没有啊,挺好的。"我还是习惯性地回答。 小刘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老王,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感觉大家对你的态度有些微妙。" "不会吧,我跟谁都没有矛盾啊。"我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那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次聚餐你都没参加?"小刘提醒我。 "那些聚餐我又没被邀请,不去很正常啊。"我说。 小刘摇摇头:"老王,你想想,为什么其他人都被邀请了,就你没有?而且每次事后他们都会跟你解释一下,说是'忘了'或者'以为你不愿意来',你觉得这正常吗?" 小刘的话让我开始反思。确实,这么多次都"忘了"叫我,概率上讲不太可能。 "那我应该怎么办?"我问。 "至少你不应该每次都说'没事'吧?"小刘说,"你这样回应,别人会觉得你真的不在意,或者觉得你很好欺负。" 03 小刘的话让我开始观察其他人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上个月,销售部的张华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部门聚餐没叫他,事后领导跟他解释说"以为你不喜欢吃辣"。 张华的回应让我印象深刻:"谢谢领导关心,不过我还挺能吃辣的。下次这种活动还是叫上我吧,我也想跟大家多交流交流。" 领导听了有些不好意思:"那是我考虑不周,下次一定。" 果然,后来的聚餐张华都被邀请了。 还有一次,市场部的小李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同事生日聚会没叫她,事后说"以为你那天要加班"。 小李笑着说:"哈哈,看来我平时表现得太敬业了,让大家觉得我是个工作狂。其实我也很喜欢热闹,下次记得叫上我哦,我保证准时参加。" 大家听了都笑了,气氛很轻松,小李也顺利融入了集体。 我开始明白,原来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的回应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样。 我决定下次试试新的回应方式。 04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上周五,公司组织部门团建,我又没被通知。周一上班时,部门主管张姐找到我:"小王,真不好意思,团建忘了通知你,你不会介意吧?" 这一次,我没有说"没事"。 我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回应:"张姐,看来我平时存在感太低了,连团建都容易被忽略。不过这次错过了确实挺遗憾的,我听说大家玩得很开心。下次这种集体活动记得叫上我,我也想为团队建设出一份力。" 张姐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外,她大概没想到我会这样回应。
没事套近乎,非奸即盗,真是的!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