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 他以此提醒,真正的和平,绝非无边无际的空想,而是应建立在力量的均衡之上。”你越怕它,它越嚣张。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我们绝不能软弱处理!在出手的时候必须给其迎头痛击!中国有这样的军事实力和坚实的后盾。这才是中国军人应有的骨气,如果连军人都不强硬的,那谈何保家卫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小动作可不少,台海、南海、科技、经济领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台海那边,美军舰动不动就穿越海峡,展示存在感,甚至偷偷给台湾运武器,还让一些议员跑去“窜台”,明明白白想把局势搅浑。 南海方面,美国拉着盟友搞军演,鼓动周边国家争抢岛礁,妄想把中国家门口变成它的“练兵场”。科技和经济上更狠,美国盯着华为、中芯国际下死手,断芯片供应、禁核心技术,就怕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真正崛起。 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赤裸裸的挑衅?如果中国每次都软着应对,美国只会越来越嚣张,得寸进尺。戴旭的话说得明白:“该出手的时候就得给它迎头痛击,别让美国觉得中国好欺负!”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真的有底气跟美国硬刚吗?答案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百年前那个被动挨打的国家。 国产航母能开到远海进行训练,歼-20战机一批批上天执行巡逻任务,东风系列导弹能精准打击远距离目标,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也走在世界前列。 这些装备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能守护国家的“硬拳头”。更重要的是,背后有14亿中国人民的支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韧性做后盾,这些都是应对挑战的坚实基石。 军人是国家的骨气所在,如果连军人都不硬,那谈何保家卫国?从边境线上用身体阻挡外敌的戍边战士,到远洋护航、保障商船安全的海军官兵,中国军人从来都是硬骨头。 戴旭强调的“军人就得硬”,不是鼓励主动挑事,而是让美国清楚:中国的红线碰不得,碰了就必须付出代价。 看看历史,退让从来换不来真正的和平。清朝面对列强侵略只会割地赔款,结果国家主权一点点丧失,最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战前,英法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本以为能保住和平,结果战争爆发加速,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现实也一样,有些国家因为怕美国,遇事就躲、遇压就退,结果利益不断被侵占,还得时时刻刻看美国脸色。教训明明白白摆在眼前,中国怎么还能软? 美国敢踩中国红线,必然会遭到反制。美军舰闯台海,解放军立即出动开展战备巡逻;高超音速导弹、东风系列导弹、航母编队等关键力量的部署,让美国明白,挑衅成本远高于收益。 未来,中国会继续以合作姿态帮衬世界,但只要美国再搞挑衅,中国就会毫不犹豫地回击。软的善意必须被珍惜,硬的实力必须被尊重,才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稳住脚跟。 戴旭提醒:“你越怕美国,它越嚣张。”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美国一向信奉丛林法则,退一步,它就敢进三步。 2018年中美贸易战刚打响时,中国还想着通过协商解决,主动释放善意,可美国不领情,反而加高关税。2022年在台海问题上保持克制,结果美国转头推动“台湾政策法”,继续打台湾牌。 2025年,美国看到中国在某些领域没有立刻强硬回应,就联合盟友在南海搞军演,摸准了中国“以和为贵”的心态。 强硬,并不是主动挑事,而是守住核心利益。2024年,中国海军在南海驱离美军“罗斯福”号航母,2025年又限制稀土加工技术出口,这些都是精准回应,让美国知道,碰不得的底线不能碰。这也是戴旭所说“不软弱”的具体体现。 有人担心强硬会引发战争,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美国对有力量的对手会收敛。冷战时期,美苏虽然针锋相对,但因力量均衡,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真正的和平,建立在力量均衡之上。关键不是军力总量超过对方,而是让挑衅者知道,触碰底线的成本远超收益。 戴旭提醒我们:别总想着当老好人,和平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实力护来的。美国挑衅,我们必须硬气,让它知道,中国不好惹。 只有让对手明白硬碰硬的代价太高,中国才能安稳发展,真正实现和平。软的善意需要珍惜,硬的实力必须彰显,这是中国在全球复杂局势中立足的关键法则。
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
爱心扯体育
2025-09-01 21:20: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