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我国基建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发电厂,没想到10年

飞绿说历史 2025-09-01 16:12:04

万万没想到,我国基建闹了个大“乌龙”,本打算耗资3亿在荒漠建发电厂,没想到10年后,却意外获得一个牧场,甚至无意间攻克了世纪难题!   青海共和县的塔拉滩,以前在大多数人眼里,压根算不上什么好地方。放眼望去,除了风还是风,地上全是黄沙石头,连根草都难得见到。   当地人都说,这里除了羊,什么都养不活。可谁能想到,十年之后,这块荒凉的戈壁,竟然成了“光伏电站+牧场”共存的奇景。要说故事的起点,还得从2010年那会儿讲起。   那时候,国家刚刚开始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青海光照条件好,面积又大,自然成了试点的热门地。   塔拉滩这地方,虽说荒无人烟,但地势平、光照足,建光伏发电厂正合适。   于是,相关部门一拍板,决定在这里投钱搞新能源项目,各路企业也跟着进场,想着把太阳能板一块块铺上去,早点发电就能早点赚钱。   光伏电站的建设,最初其实就是奔着能源转型和政策红利来着,没人会多想别的。   可现实没那么简单。塔拉滩的气候,真不是开玩笑的。要在这里建电站,地基得反复打,材料全靠外运,风一来就卷一身沙。施工队白天拼命干,晚上回去都得抖落一身土。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光伏板一点点装了起来。前几年,大家的关注点都很单一,就是盯着发电量,想着什么时候能并网发电,什么时候能回本。   没想到,电站建成后,反倒出现了意外的变化。太阳能板铺上后,板子下面不见风吹日晒,地面温度低了,水分也不那么容易蒸发。   慢慢地,板子底下竟然冒出了绿意。最初只是些杂草,后来愈长愈多。   到了后来,附近的牧民发现,这片原本啥都不长的地方,光伏板下边居然能长草,不仅能放羊,还不用担心羊晒伤、渴死。于是,羊群成了光伏电站的“新住户”,在板子下面悠哉地吃草。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样的组合其实挺有意思。光伏电站发电,羊群放牧,互不干扰,反倒成了互补。   羊吃草,省了除草的人力和成本,羊粪又能改善土壤,草地更茂盛。对于企业来说,养羊还能帮着防火,省下一大笔维护费用。   其实,一开始谁也没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最早大家就是想着怎么把发电站建起来,政策补贴到位、设备运转正常就行。   可就是因为光伏板的存在,挡住了风沙和烈日,给草种提供了生长空间。   后来,科研人员也来了,做了不少调查研究,发现这片地带的生态环境居然一步步改善了。大家这才意识到,光伏发电和生态保护,原来可以一举两得。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光伏+牧业”的新模式,让不少同行都开始关注。以前不少人担心,搞大规模光伏会不会把土地彻底破坏,结果塔拉滩这边反倒成了生态修复的样板。   大家也慢慢接受了,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完全可以一起抓。只要管得好,搭配得当,原本荒废的土地也能变绿洲。   这么一来,塔拉滩就不再是单纯的发电厂了。这里的电站不仅稳定供电,还成了维护生态的“好帮手”。   说到底,塔拉滩的变化,离不开国家的新能源政策。过去十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光伏、风能都搞得风生水起。   像塔拉滩这样把新能源和生态修复结合起来的地方,越来越多。   这里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新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冲突,甚至能相互促进。

0 阅读:107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