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蒙古国的天然气管道这步棋走对了!虽然表面上看线路变长、成本增加,但这绝对是明智之选,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看当今的国际局势就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202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协议到期后,俄罗斯直接不走乌克兰那条线了,结果斯洛伐克和奥地利那些国家,天然气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一个国家一句话居然能影响到整个欧洲的能源供应,这样的教训放在眼前,谁还敢把管道主权交到第三方手里? 只要有一天过境国出了点岔子,下游国家就得为自己的被动买单,能源安全,有时候比省钱还重要。 再看看蒙古国的情况,这个国家经济本来就不稳定,靠矿产资源勉强支撑着,高达八成的GDP都算在外债上,这种经济架构,不说昨天今天,明天会不会出问题,都很让人感到担忧。 2024年,乌兰巴托还因为蒙古政府谈判闹出了几千人的抗议潮,要是能源管道走它家,结果它政策一转弯,把过境费临时往上提,或者因国内乱局掐住了能源线,那损失可就不是修一条管道那么简单了。 而且蒙古国这些年的折腾动作也够多,一下搞所谓第三邻国的外交策略,一下又热情招待北约的高官,还张罗要建新的网络安全中心,政策风向说变就变,谁能保证接下来它还会安安稳稳守着合同? 之前中俄天然气管道本来准备走蒙古国的设计,这条路线本来最省事:距离近,施工简单,蒙古国什么都不做就能收一大笔过路费,可是它开条件要得太狠了,过境费开到天价不说,还想要其他更多好处,一直各种新要求都冒出来,合作没谈成,也算是在情理之中,毕竟没有几家企业会心甘情愿被人宰。 说到了换方案,中俄两国决定绕道,虽然管道多修了几百公里,前期花的钱也多了,但这一决定变得越来越合理,线路全程都在两国自己家里,能管得住、不怕别人插手,而且后续维护简单,想升级就升级。 中亚天然气管道也是这样,从源头绕开了动荡地区,效果也很好,现在做枢纽早就准备好了,和中国东部用气大区直接连起来,供应量大,用起来也放心。 对比下,匈牙利买气都不走乌克兰,也是类似考虑,虽然路径绕远点,但却确保了能源安全,这里其实说明一个道理,短期的省钱如果换来的是长期的不确定和风险,那点便宜远远不够补后面的大麻烦,能源这种事,最重要的就是可控,不能盲目赌稳定。 蒙古国本来以为捧到了金饭碗,不想最终却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就是中俄选择自己把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谁都不用看第三方脸色。能源安全没有后悔药可吃,少花点钱带来的隐患,往往比眼下账面上的收益要严重得多。 大家对这个绕道建天然气管道的事情怎么看?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快讯!快讯!蒙古国宣布了8月31日下午,央视新闻一句话: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降
【5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