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性能巨兽”-我眼中的极氪9X 2025年7月9日,极氪9X以“性能

新势力进化论 2025-09-01 09:04:00

生不逢时的“性能巨兽”-我眼中的极氪9X

2025年7月9日,极氪9X以“性能巨兽”之名横空出世——全球首款900V混动架构+兆瓦电驱,1400匹马力,3.1s零百加速;70kWh电池+6C超快充,20%-80%充电9分钟;闭式双腔空悬+48V主动稳定杆,全地形通过性,零侧倾过弯,0.7秒主动防撞抬升;双Thor芯片+5激光雷达,1400TOPS算力,360°无死角感知;每一项参数都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但在短暂的惊艳之后,我看到的却是一台深陷自我矛盾中的巨兽:它试图用技术思维颠覆豪华的定义,却因缺少情感共鸣,最终撞上了冰冷的现实高墙。

中国高端车市的价格敏感带如同一把精密的手术刀,切割出截然不同的消费逻辑: 30万是分水岭:覆盖大部分中产家庭升级需求; 50万则是红线:定义豪华车的入场券。 极氪9X以40多万(预测)的起售价卡在两大区间之间,目标客群锁定30-55岁的高净值人群(家庭年收入≥60万),剑指高端豪华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我将上述客群大致分为三类: ①、传统商务派:需要BBA的排场,或者说注重品牌的沉淀,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豪华情结。 ②、新贵体验派:相对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豪华的认知自有标准,敢于并乐于尝试新产品,拥有较高的容错率。 ③、低调务实派:看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内敛不张扬。相比纸面数据,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实际感受。 将极氪9X代入其中分析,发现它能吸引的主要是第二类群体。然而,能否将这类潜在客户转化为实际销量,仍是一个问号。

豪华的本质在于稀缺性,在于价值的认同感。然而,极氪9X和腾势N9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误将技术参数等同于价值认同感,试图以参数堆砌作为通往豪华殿堂的通行证。 当用户支付高溢价时,购买的不仅是钢铁与芯片的组合体,更是社会认同的象征物。劳斯莱斯库里南的气场、路虎揽胜的探险家精神、奔驰GLS的商务尊荣——这些品牌叙事经过数十年沉淀,早已内化为用户的价值认知。

问界M9之所以能在这种刻板的价值认知围剿中成功突围,喊出重新定义豪华的口号,首先得益于华为强大的影响力--其深耕国内市场积累的品牌口碑,直接为问界转化了大量高价值用户。其次,M9的科技体验具有极强的外显性:雨天自动出库避险的能力让旁观者惊叹,投影大灯在路面上的互动游戏成为社交谈资,回到小区后车辆自主泊车令邻里侧目。这些看得见、可传播的科技应用,创造了直击情绪的价值,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豪华共鸣。 反观9X,你打算开着这辆气场十足的车去马路上找“黄毛”比拼3.1秒的零百加速,还是拉着后排的贵客专程去充电站体验9分钟快充?

当技术优势无法转化为用户日常可感知的价值时,以参数堆砌定义的豪华,终究只是工程师的自我狂欢。

极氪9X是一台令人敬畏的车,却也令人叹息。它的核心矛盾在于:用超前的技术,去解决一个未被充分验证的需求。 当工程师沉醉于3秒破百的加速性能时,用户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台能从容进出公司地库、接客户时低调舒适、周末带家人远行无忧的车。而问界M9的成功恰在于此——它未必每一项参数都登顶,却精准切中了高端人群的“体面刚需”。 若极氪9X早五年问世,或可凭借性能稀缺性封神。但如今,它徘徊在一个以客户价值导向为中心的市场,像一把过于沉重的巨剑,挥动时虎虎生风,落下时却难寻标靶。

技术可以颠覆规则,但伟大的产品终需扎根场景的土壤。当极氪学会用“用户思维”驯服“性能心魔”之时,才是其真正破局豪华市场之际。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用户40xxx35

用户40xxx35

1
2025-09-01 16:07

投影大灯自动泊车9x都有啊!而且赠送了堆砌的你够不着的参数不好吗

新势力进化论

新势力进化论

每日更新中企新能源新势力内容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