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再次向大家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自古以来,侵略者只能打服。俄乌冲突也好,历史上的二战也好,一次次告诉我们,跟他们讲道理没用,妥协只会让他们更嚣张。想让他们老实,就得让他们自己疼。 谁都没想到,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不少人觉得乌克兰可能撑不了多久。毕竟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摆在那儿,一开始推进的速度也确实快。可事实呢?乌克兰没怂。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想着靠妥协换和平,而是拿着武器跟俄军硬刚。 从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攻防战,到巴赫穆特的拉锯战,每一块阵地都打得血肉模糊。乌克兰士兵抱着 “守不住家就没活路” 的劲,硬生生把俄军的快速推进拖成了持久战。 俄军一开始可能没把这种抵抗当回事,可打下去才发现不对劲。根据公开的战场报告,俄军在冲突中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耗已经远超最初预期。 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地区的反攻中,不仅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还摧毁了俄军多座弹药库和桥梁,让前线俄军的补给线一度陷入瘫痪。 这一下,俄军才真正感受到了疼 —— 原本以为能轻松拿下的目标,变成了啃不动的硬骨头,士兵厌战情绪抬头,国内征兵也遇到了不少阻力。 不光现在的俄乌冲突这样,七十多年前的二战早就把这道理讲透了。当年纳粹德国刚崛起的时候,野心就藏不住。可英法等国却想着 “妥协换平安”,搞出个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拱手让给德国。 他们以为这样能满足希特勒的胃口,结果呢?德国得寸进尺,没多久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接着又挥师波兰,直接点燃了二战的战火。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对侵略者妥协,就像给饿狼喂肉,只会让它更饿,更想扑上来咬你。 后来盟军终于醒过神来,不再跟德国讲虚的。美军、英军、苏军拧成一股绳,从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到苏军攻克柏林,每一场仗都往死里打。 德国军队在盟军的猛烈打击下,装备毁了,士兵死了,本土也被轰炸得千疮百孔。直到希特勒自杀,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侵略战争才算彻底结束。 再看日本,当初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一开始也是嚣张得不行,可美国直接用中途岛战役把日本海军打残,后来又投下原子弹,让日本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疼。最后日本天皇不得不宣布投降,再也不敢提 “大东亚共荣” 的鬼话。 再回头看俄乌冲突里的那些小插曲。之前也有过几次和谈的机会,乌克兰这边稍微松口,想通过谈判解决部分问题,可俄罗斯那边立马就摆起了强硬姿态,不仅没让步,反而在前线加派了兵力。这就说明,侵略者从来不会因为你的退让而良心发现,他们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然后变本加厉。 乌克兰后来也想通了,不再抱任何幻想,一门心思搞防御、搞反攻,从西方争取到武器援助后,直接用到前线跟俄军硬拼。现在俄军虽然还控制着部分地区,但已经很难再像当初那样大举进攻,反而得处处提防乌军的反击。 还有人说,能不能用外交手段解决?可外交手段得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侵略者什么时候会跟你平等对话?二战的时候,盟军没把德国打疼之前,希特勒根本不搭理任何和谈提议;日本没挨原子弹之前,也一直喊着 “本土决战”。 直到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灭顶之灾,才愿意坐下来谈投降。俄乌冲突也是一样,之前的几次和谈之所以没成,就是因为俄罗斯还没疼到愿意放弃侵略目标的地步。 只有当乌军不断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让俄军的损失越来越大,让俄罗斯国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压力,才有可能让他们真正回到谈判桌前,并且愿意做出实质性让步。 说到底,“跟侵略者讲道理”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他们的逻辑里只有 “弱肉强食”,你越软,他们越嚣张;你越硬,他们越老实。二战里的德日是这样,现在的俄乌冲突也是这样。 乌克兰如果一开始就选择妥协,恐怕早就被俄罗斯分割得七零八落,根本没有现在跟俄军抗衡的机会。 那些说 “妥协能换和平” 的人,不过是没看清侵略者的本质 —— 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也不是让来的,而是靠拳头打出来的,是让侵略者疼到不敢再动歪心思才换来的。 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可它已经用实实在在的战场事实,再次印证了那个自古以来就没变过的道理:侵略者,只能打服。跟他们讲再多道理,做再多妥协,都不如让他们在战场上尝够苦头。 只有让他们实实在在尝到侵略的代价,让他们知道每一步侵略都要付出血的成本,他们才会真正停下脚步,和平才算有真正的保障。
日本曾四次侵略中国,每一次都是冲着亡国灭种来的!日本人很奇怪这样一件事情,明明
【150评论】【1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