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不赚,除非我傻”,狂揽887亿的三亚快哭了,辛苦准备一年,游客都去冰城了。更没有想到,游客竟然这样对待尔滨。 众所周知,哈尔滨最近火出圈了,玩策略也是一套一套的,像我们熟悉的“冻梨切片”“空黑龙江蔓越莓”等,总之,这泼天的富贵尔滨接稳稳的,元旦三天揽收60亿,直接上了热搜。 然后,三亚坐不住了。 哈尔滨的火爆,堪称现象级。从年初开始,这座城市就凭借一系列别出心裁的 “整活”,牢牢抓住了游客的心。“冻梨切片” 这一看似简单的创新,却极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将东北特色美食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人造月亮” 点亮夜空,美轮美奂的景象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出圈,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打卡;“鄂伦春驯鹿进城” 更是把小众的民俗文化带到大众视野中,满足了游客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元旦三天,哈尔滨揽收 60 亿,强势霸榜热搜,成为当之无愧的旅游顶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亚今年旅游市场的整体表现却很不理想。往年 12 月份,三亚已经开启旺季模式,游客如织,酒店一房难求。然而今年截至目前,三亚的游客量却依旧寥寥。据在线预订平台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寒假春节的三亚酒店预订量同比下降 15%,酒店平均价格下降了 17%。曾经门庭若市的景区变得冷冷清清,热闹非凡的夜市也没了往日的喧嚣,商家们望着寥寥无几的顾客,满心焦急。 三亚为何会在这场旅游竞争中 “失宠” 呢?高昂的物价一直是游客吐槽的焦点。海鲜市场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一盘普通的海鲜价格能高得离谱;景区周边的餐饮价格也令人咋舌,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可能是其他城市的数倍。住宿方面,星级酒店价格动辄上千,普通民宿价格也不亲民,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与之相比,哈尔滨的物价则显得亲民许多,特色美食价格实惠,住宿选择多样且性价比高,让游客能尽情享受旅行,不用担心钱包迅速瘪下去。 再者,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三亚多年来主打阳光沙滩、海景酒店,旅游项目和体验相对单一。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游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海滨度假模式。反观哈尔滨,除了传统的冰雪项目,还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开发出如冰雪大世界奇幻秀、中央大街阳台音乐会等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让游客每天都能有新的惊喜与体验。 另外,三亚旅游市场还面临着内部的问题。部分商家与经营管理方矛盾激化,例如亿恒夜市新经营方大幅提高租金,涨幅达 3 - 5 倍,而今年三亚旅游市场遇冷,生意本就难做,这一举措让许多商家难以承受,不得不放弃摊位,也进一步影响了夜市的繁荣与游客的体验。 而哈尔滨则是全市上下一心,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商家热情服务。设立 “文旅首席服务官” 24 小时在线为游客排忧解难,出租车司机自备 “旅游手绘地图” 为游客指引,商家们也纷纷推出各种贴心服务,从细节处打动游客,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诚意。 不过,三亚也并非毫无优势。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海洋资源依旧具有吸引力,并且三亚也在积极探索转型。近年来,三亚入境游客数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2024 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72.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5%,入境游客总花费 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2%。三亚已开通 29 条境外航线,覆盖众多主要国际航点,凭借 59 国人员入境免签等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大东海海滩上随处可见外国游客的身影。同时,三亚也在不断丰富旅游消费场景,发展 “旅游+康养”“旅游+运动”“旅游+文化” 等多元产业,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这场旅游市场的 “冰火两重天”,给三亚敲响了警钟。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三亚若想重拾往日辉煌,必须正视自身问题,从价格调控、产品创新、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旅游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旅游市场的浪潮中重新站稳脚跟,吸引游客再次纷至沓来,续写旅游辉煌篇章。
卢昱晓卢昱晓|小岛浮潜之旅🤿🦀🐟*卢昱晓|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