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杨宇霆为父亲举办70大寿,杨公馆内盛况空前。张学良带着30根金条、2万银元前去祝贺,但当他看到贺寿名单时却大吃一惊,此时的杨宇霆没想到,他的死期将至。 杨宇霆,1885年打辽宁法库县呱呱坠地,家里书香门第,小时候就聪明得不行,16岁考中秀才,眼界开阔得很。甲午战争后,日本军事牛气冲天,国人眼热得不行,留学日本成了潮流。1904年,杨宇霆靠亲戚资助去了日本,先在东京振武学校混了阵子,后来考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主攻炮兵科。那几年,他死磕军事理论和实战,炮兵战术玩得溜熟,回国后这底子可没白打。 1911年辛亥革命一闹,杨宇霆回国,投了北洋政府军队,从长春第二十三镇一个小小的哨官干起。靠着在日本学的硬功夫,他一步步爬上去,混得风生水起。1916年,张作霖看中他,提他当奉天陆军第二十七师参谋长,从此成了奉系军阀的骨干。1917年,他帮张作霖搞定支持张勋复辟的冯德麟,拿下对方的兵权,让张作霖在奉天站稳了脚跟,大家都夸他是个“东北智囊”。 可杨宇霆这人有个毛病,牛气过头了,刚愎自用,跟谁都处不好,尤其是跟张学良和郭松龄关系僵得不行。1918年,他跟徐树铮勾搭,在秦皇岛截了北洋政府从日本买的军火,武装奉军七个混成旅。这事干得漂亮,可张作霖不乐意,直接把他撸了。之后,他跑去投靠徐树铮,在北洋政府混了个总统府侍从武官啥的。1920年,张作霖缺人手,又把他叫回来当参谋长。杨宇霆回来后没闲着,管奉天兵工厂,扩军火生产,还修战备公路,跟日本“南满铁路”对着干,眼光挺毒。他还抓军队训练,搞新式军事教育,奉军战斗力蹭蹭往上涨。1922年和1924年的直奉战争,他当参谋长,指挥打仗立了不少功。1925年,他还短暂跑去江苏当军务督办,可奉系在那儿根基浅,待不长又回了东北。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奉系乱成一团。杨宇霆觉得自己资历老,想在奉系里当老大,可这心思撞上了张学良的枪口。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接了奉系的班,可杨宇霆老越权干事,摆明想架空他,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张学良年轻气盛,哪受得了这气?两人的梁子就这么越结越深。 1929年初,杨宇霆给父亲办70大寿,杨公馆里宾客挤破头,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张学良身为少帅,带了30根金条、2万银元去贺寿,面子上过得去。可他一看那贺寿名单,傻眼了——全是杨宇霆的亲信和跟自己不对付的人,自己的人一个没上榜。这哪是寿宴,分明是杨宇霆拉帮结派给自己下马威啊!张学良心里敲起了鼓,感觉这老家伙威胁越来越大。 寿宴没几天,杨宇霆跟常荫槐联手找张学良摊牌,要搞个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让常荫槐管铁路。这铁路可是奉系的命根子,要真让杨宇霆他们捏在手里,张学良就彻底没戏了。被逼到这份上,张学良坐不住了,琢磨着得下狠手。 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跑去张学良帅府,又提铁路的事,还拿出了任命书。张学良推说中东铁路牵扯中苏合作,得问问南京,约他们晚上再聊。杨宇霆俩人以为稳了,高高兴兴走了。张学良回屋,脑子乱成麻。他知道杨宇霆不好惹,可再不动手自己就完了。他掏出银元扔了扔,心里给自己打气,最后咬牙决定:干掉他们。 当晚,杨宇霆和常荫槐回来,走进老虎厅。卫士突然冲进来,枪口对准他们,杨宇霆当场就没了命,常荫槐也跑不掉。张学良进来一看,命人把尸体裹起来拖走,还给两家各送了一万银元安抚。这事一出,奉系炸了锅,张学良地位是稳了,可日本人趁机插手东北的苗头也越来越明显。 杨宇霆这人,聪明是真聪明,可太傲了,把人都得罪光了,最后落得这下场也不算冤。张学良这手狠是狠,可后来东北丢了,跟这事也脱不了干系。这段历史,讲起来真是让人唏嘘。
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