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美元芯片订单瞬间锁死对华出口,欧盟把自己押上赌桌。赌桌另一端,北京把制裁

柳淮蕊 2025-08-30 16:26:07

400亿美元芯片订单瞬间锁死对华出口,欧盟把自己押上赌桌。赌桌另一端,北京把制裁清单折成飞机稿,连夜加码国产光刻机。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就在今年 8 月,美欧又搞了个大动作,一份 19 条的联合声明,没提中国一个字,却处处针对咱们。 欧盟承诺从美国买 400 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还说要 "采用美国的安全标准",防止技术落到 "令人担忧的目的地",这明里暗里,矛头都在直指中国。 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还公开把中国说成 "坏人",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把科技当武器,想给咱们套 "芯片铁幕" 。 美国这边的特朗普政府,那比欧洲还玩得更花。 今年 4 月他们突然宣布,禁售英伟达 H20 芯片,7 月又松口说能卖,但条件是英伟达得把对华收入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 这根本不是什么监管,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收保护费,可英伟达答应还没多久,就在 8 月 21 日,又通知供应商暂停生产 H20,折腾来折腾去,企业被政治裹挟得苦不堪言。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卡住中国的脖子,觉得限制了高端芯片,咱们的 AI、自动驾驶这些产业就发展不起来了,可事实真能如他们所愿吗? 先说欧盟,以前总喊 "战略自主",现在为了这点短期利益,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 要知道中国可是 ASML 的大市场,占了他们近一半的营收,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跟着美国搞封锁,这就是在自断臂膀。 他们以为这样能阻止中国技术进步,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企业逼到绝路,也让欧洲失去了参与全球最大芯片市场创新的机会。 美国的算盘打得更精,既想限制咱们,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利润。 结果英伟达第二财季因为禁售 H20,光销售额就少了 40 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他们自己的专家都承认,这政策根本挡不住需求,过去三个月就有价值 10 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通过各种渠道进了中国。 黄仁勋早就警告过,这么搞只会让美国永久丢掉中国市场,逼咱们建自己的供应链,现在看这话一点不假。 毕竟英伟达在禁售期间,已经积压了不少货,有消息说之前订了 60 到 70 万片库存,还向台积电追加 30 万片,结果现在只能暂停生产。 财报上已经计提了 55 亿美元损失,要是这些库存消化不了,损失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美国让他们卖芯片,却要抽成 15%,这成本要么自己扛,要么涨 18% 的价转嫁给中国客户,可咱们也不是傻子,谁都不愿意花高价买不痛快。 更严重的是,这 H20 芯片根本不安全,国家网信办 7 月 31 日就约谈了英伟达,指出芯片有漏洞“后门”。 安全部还专门发文警示,说这芯片能远程关闭,数据先传到新加坡的数据中心,美国商务部还能实时查看 —— 这简直是把咱们的数据安全拱手让人。 英伟达三次辩解称没有 "后门",可光说没用,网信办已经要求他们提交证明材料,到底有没有问题,得拿证据说话。 有人也非常好奇,为什么欧洲宁愿放弃中国市场也要跟着限制? 这背后既有美国的压力,也有他们的小算盘,怕咱们掌握核心技术后,打破他们的垄断。 可他们忘了,中国市场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咱现在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 "羲之",已经进入应用测试,精度达到 0.6nm,线宽 8nm,专门用于量子芯片研发。 这就像用纳米级毛笔在芯片上作画,不用掩膜版就能灵活修改设计,这就是突破封锁的最好证明。 面对美西方这种八面封锁局面,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你要封锁,咱们就自己干。 除了光刻机,咱们的 AI 大模型也在突围,DeepSeek-R1,就是在没有最先进 GPU 的情况下搞出来的。 国家现在一边加强监管,像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守住数据安全底线;一边加大研发投入,给国产替代铺路。 现在国内企业也学聪明了,不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BAT 这些大厂早就准备了替代方案,要么租设备,要么用国产芯片。 说到底,欧美这种封锁短期内可能会给咱们带来些麻烦,但长远看反而帮了咱们,逼着咱们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黄仁勋都承认,美国的出口管制是 "失败的",因为这让中国在 AI、6G 和量子计算上更独立了。 现在 "羲之" 光刻机已经投入市场,国产 GPU 也在加速追赶,虽然产能还有限,但假以时日,咱们一定能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路子。 这场芯片战,表面看是技术封锁,实际上是霸权思维在作祟。 可时代不同了,美西方想靠垄断技术压制我们发展,注定不会得逞。 中国有最大的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更有不服输的劲头。 欧美越是封锁,咱们突破的动力就越足,看着吧,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为今天的短视行为后悔。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